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题所述

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可以分为: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及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
  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对于这些内容和要求,我们应该熟悉和了解,以便在家庭中教育培养。
  在这里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方法,咱们一起来分享,
  1、用记录孩子表现的方法,帮助他养成好习惯。
  幼儿除了在园的日常生活,其余时间绝大部分幼儿基本上都是与父母在一起。因此幼儿在父母面前的表现可能要更为自然,父母在家是"一对一"或"二对一",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观察自己的孩子。针对这一特点,您可以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宝宝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进餐;系鞋带;扔垃圾;刷牙洗脸;与人打招呼;完成任务;穿脱衣服;折叠衣裤;整理学习用品;整理玩具;整理床铺,评价为"主动"、"需提醒"、"需帮助"三项,用打勾的方式来记录,用孩子喜欢的小粘贴进行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家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时注重一贯性和一致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4
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
一:树立好榜样
孩子喜欢对所见和所闻进行模仿,家长尊重他人、与人分享的行为都能影响孩子,孩子会从中模仿父母。(新生宝宝是个有模仿能力的天才)

二:创造重复机会
孩子在学习滚爬、发音等过程中需要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并不会厌倦重复,相反,当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能够用以帮助更年幼的孩子时,他们会对学习新东西跃跃欲试。

三:动手能力
毫无疑问,小孩子需要家长的格外照看,但他们更需要学会自己做事情,如穿衣服、收拾玩具等,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培养自信。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不要事事替他们作决定,而要引导他们自己进行选择。

四:适度约束
受到家长纪律约束的孩子通常更易与人相处,学会指导孩子的活动,不加以不必要的限制或试图进行控制。

五:受到关注
当孩子得到别人的注意和鼓励时,他们会激动、兴奋;感受到被爱的孩子更自信。

六:乐观积极
孩子是怀着发现和探索世界的强烈愿望来到这个世界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保持这方面的好奇心。如:当孩子画了一张画的时候,可以鼓励说:“你画得很棒!”家长的每一份鼓励都会让孩子对自己的劳动产生自豪感,对学习和学校产生强烈的向往。

这是在弗瑞思儿童欢乐之家看到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