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如题所述

一、鲁迅杂文的战斗性

鲁迅的文章大多强调战斗性,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尤其是他的杂文,笔锋犀利,对反动势力以无情的揭露、讽刺和打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二、鲁迅杂文的形象性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善于塑造典型形象的巨匠。他十分重视杂文用形象反映现实,善于把叙述和评论形象化,也善于寓感情于形象之中。他的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等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

三、鲁迅杂文的讽刺性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包括使用夸张、反语、比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讽刺与幽默相连等方法来加强文章整体的力量。

四、鲁迅杂文的简洁性

鲁迅的杂文可以概括出两个要点:简练、犀利。鲁迅的杂文短小精练,语言精练,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五、鲁迅杂文善于用“匕首”和“投枪”的批判精神。

鲁迅晚年肺病日益严重,许多朋友都希望他能转地疗养。苏联方面早就要请鲁迅去游历和疗养,请他全家都去。国际友人史沫特莱一再动员,鲁迅总是犹豫不决,她只好请茅盾帮忙动员。

这时鲁迅担心出国就会脱离国内实际,变成了聋子和瞎子。当茅盾告诉他可以把国内的书刊逐日汇齐交给苏联方面,在国外还可以写文章寄回国内发表。他算了算路途来往的时间,然后说道:“杂文都是根据当时情况,匕首一击,事隔一月,岂不成了明日黄花了吗?”

扩展资料:

在鲁迅身上,体现了学者与战士这两种品格的完美统一。作为学者,他博学多才,文思泉涌,完全可以写出更多的大部头著作,而且他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为了现实斗争的需要,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用极大的精力用于杂文和政论文的写作,用杂文这样犀利的“匕首”和“投枪”进行战斗。

这会使我们想起晚年恩格斯,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除了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外,也有自己许多的写作计划,但他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也为了这位伟大的朋友,把主要精力用来整理马克思的文稿。

这虽然使他自己的许多写作计划,特别是他原来准备撰写的《马克思传》都未能动手,深为遗憾。但正是恩格斯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使《资本论》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得以完整问世,可谓功高至伟。

鲁迅先生在那特务密布、文禁如毛、动辄获罪的黑暗年代,以杂文为武器,使他成为冲锋陷阵的英勇旗手,成为反文化“围剿”的主将。

今天,鲁迅的文章在中学教材中已经渐行渐远,不少人认为鲁迅的杂文已经过时。其实不然。鲁迅的“匕首”和“投枪”是指向一切黑暗势力和丑陋现象的,它所体现的批判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理论期刊>>《红旗文稿》>>每期精选>>分享到:不朽的鲁迅先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6

鲁迅杂文的语言无拘无束而极富创造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杂文中:或口语与文言句式夹杂;或排比、重复局势的交叉运用;或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交错,混合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与气势,可谓“深情并茂”。

鲁迅的杂文极具批判性,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鲁迅杂文所显示的这种“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精神。

从根本上有违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士大夫文化知识分子的“恕道”、“中庸”传统,集中的体现了鲁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异质性。


扩展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7

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如下:

一、形象性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善于塑造典型形象的巨匠。他十分重视杂文用形象反映现实,善于把叙述和评论形象化,也善于寓感情于形象之中。他的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等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

二、讽刺性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包括使用夸张、反语、比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讽刺与幽默相连等方法来加强文章整体的力量。

三、战斗性

鲁迅的文章大多强调战斗性,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尤其是他的杂文,笔锋犀利,对反动势力以无情的揭露、讽刺和打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扩展资料:

鲁迅杂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完美统一,因此鲁迅式的辩证理论思维特点如下:

一、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在鲁迅杂文中,有单纯的历史考察和单纯的现实解剖的出色篇章,但大多数是历史的反思和现实剖析相统一的,这是鲁迅杂文辩证的理论思维的重要特征。

鲁迅这类杂文,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勾画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鲁迅的杂文,包容我们民族的整部历史,充满丰厚有历史感和深刻的历史预见性。

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鲁迅的博识是无与伦比的。他精通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医学、地质学,也有丰富的文学、绘、历史、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民俗、考证等。使他的杂文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时,总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调动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

三、“破坏”与“建设”的统一

鲁迅的杂文,是不留情面,坚忍不拔地“暴露”和“攻打”旧社会和旧文明的匕首和投枪,充满着批判和战斗的激情。别林斯基说过:“任何否定,如果要成为生动的,诗意的,都应当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

杂文家的鲁迅,既是尖锐的社会批评家,又是伟大的社会改革家,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是热烈的理想主义者,他杂文中的“任何否定”都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

因此,鲁迅的杂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散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互相统一和有机的融合,这一思维的根本特定,决定了鲁迅杂文带有鲜明的艺术特质:即集中表现了议论的形象化、议论的理趣化和议论的抒情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自成一体,既富于形象性又富于情感性,语言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杀伤力。此外,用词精当,表现力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2-02
他的前期杂文 ,内容十分丰富 ,始终贯穿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和要求科学与民主的思想。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 ,鲁迅思想起了巨大变化 ,他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分析事物和参加战斗 ,杂文成了他战斗的主要武器。这时期不仅杂文数量增加 ,而且内容异常丰富 ,文笔也极为深刻犀利。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感召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