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如题所述

——读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后感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他说,一个老师是不是成功了,可以问问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吗?”如果学生说喜欢,那么这位老师就成功了。我觉得于老师的话很有道理,这是他通过亲身体会总结出来的经验,一个老师要想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教育影响,一定要努力先让学生“爱”上自己,只有“教师享有学生的深刻的爱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而且是一个全心全意要把自己丰富的知识教给学生的人,这样会产生一种互相怀有好感、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气氛,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有一位老师,苛刻、挑剔,毫无耐心、缺乏爱心,因为严厉,她们班的学生总是很遵守纪律,看起来很乖的样子,对待老师也是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表面上看,这位老师很有威信,但是,侧面了解,就发现学生暗地里很憎恨老师,有的学生要扎她的自行车带子,有的学生说毕业以后要“报仇”等等。这样的威信就是“虚假的威信”,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压服的威信就是虚假威信的一种。教师的虚假威信只能有助于维持班级的表面纪律,是学生在形式上看来是在完成作业。从表面来看一切顺利,然而实际上却没有发生深刻的教育影响。”想让学生更多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受到老师的影响,老师最需要下功夫的就是“让学生喜欢自己。”二、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中谈到他心目中的理想教师第一条就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应该充满激情的,他的为人真挚坦诚,表情生动丰富,课堂精彩而有生命力,生活多彩而有情趣……回忆学生时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大都是有性情、有激情的老师。参加工作以后,参加大专和本科的学习,真正体会到“枯燥无趣”,讲台上的教授们语气平淡、精神懒散,我们坐在教室里昏昏欲睡、百无聊赖。偶尔会有个别老师很有激情,我们就会盼着这样的老师来上课,学得高兴且效率很高。参与教育科研,这个问题更明显了,我听了很多专家的报告,有的专家虽然很“专”,但是表现能力欠缺、情感准备不足,所以尽管表达流畅、理论性强、层次清晰,但是总是感觉“味同嚼蜡”,需要听众克服自我、勉强坚持才能听完。有的专家的报告让会场一片“倾倒”,鼾声四起,讲了好几个小时,也等于没讲,效果全无。有激情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我觉得他喜欢学生,乐意给学生上课,他觉得上课对他自己而言是一种享受,他会把喜怒哀乐传达给学生,他重视和学生交流,在意学生的感受,关心学生是不是喜欢上他的课……赞科夫说:“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的全神贯注是很重要的,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当我们站在课堂上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满怀激情的,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每天怀着期待、快乐的心态等待老师走上讲台。三、做一个“全面评价学生”的老师。“我们面前有一块土地,土质不好,而且掺着碎石子,它既不会叫人看了高兴,也没有希望提供最起码的收成。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进行一番勘探,结果在地下深处发现了巨大的宝藏。”“如果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没有进行细致的观察,它就常常对学生抱着一种完全不正确的看法。”这些话给我的触动很大,作为老师,不能片面地、主观地认识和评价学生,而应该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再评价。按照多元智能的原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专长,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不可多得的人才去培养和对待。“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让学生爱上自己也好、让自己富有激情也好、让评价客观全面也好,这些都应该根植在“爱”的基础上,“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儿童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