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生平简介

要有时代背景

刘邦生于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父母为刘太公和刘媪(野史记载名为:王含始),刘邦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史记》记载:大哥刘伯。二哥刘仲,汉朝建立后改名刘喜。四弟刘交。)刘邦为老三,故名字为季,人称刘季。 公元前221年庚辰岁,秦国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秦帝国,之后刘邦试吏为秦国泗水郡的泗水亭长。纵观古今,皇帝这个称谓让很多人垂涎三尺,后宫佳丽三千,吃遍天下美食,享尽人间之福。说到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那便是刘邦,市井小巷的一个小混混,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打败了项羽,一统江山,建立汉朝。

开国皇帝刘邦,是中国史上以平民身份建立王朝的人之一,说起另外一个大家也很熟悉,那就是朱元璋。要把刘邦跟朱元璋做个比较的话,刘邦的基础跟朱元璋差的那可不是一点半点了,刘邦是从最底层做起,逐渐发展壮大。

虽说刘邦的成王之路很励志,但是后世人对他可各持己见。在他登基为王之前,虽然当了一个小小的亭长,但他的行为举止,做事风格跟地痞流氓没什么区别,每天无所事事,吊儿郎当没个正型,时不时的得罪家人。还有一点是建国之后,杀死了很多助他登基的功臣,最有争议的就是皇后杀韩信这件事。

刘邦这个人,虽然行事草率流氓,但是对兄弟还是很仗义的,有一群愿意为他两肋插刀的兄弟,再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笼络了众多人才的心。刘邦杀害了那些功臣,在他那首流芳百世的诗歌中,流露出了内心深处的那种无奈与豪情:“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大风歌》创作于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之后,路过沛县时心生灵感写下的,诗句当中表达了刘邦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也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焦虑情绪。本是一起匡扶大业的好哥们,没想到却密谋造反,对他打击很大,从此他很是忌惮那些功臣,生怕再生祸乱。

汉十二年十月,刘邦回到了自己故乡沛县,他把父老乡亲们全部召集起来,摆上了盛宴招待他们,酒过三巡,刘邦也拔剑起舞,吟唱了那首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后刘邦领唱,县里面的子弟们和之,唱了一遍又一遍,泣数行下,刘邦热泪一行一行的从眼睛里流出来。所以他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几句诗出自项羽的《垓下歌》,跟刘邦的《大风歌》是完全两种状态,项羽是一个失败者的诉苦,而刘邦则是胜利者的诉苦。作完这首诗过了没多久,在平叛英布叛乱的时候,被箭射中身亡了,诗中能看出刘邦极度渴求生命,对自己建立的大汉王朝之后的道路充满忧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4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与项羽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

项羽在正面战场屡屡大破刘邦,但是,彭越不断在项羽的后方破坏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又挥师南下,而项羽却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扩展资料

战场上,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骁勇善战,豪气盖世,叱咤风云。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楚汉之争中,项羽破田荣、救彭城、救荥阳、夺成皋,一生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所以,古人说他有百战百胜之才。

然而,项羽又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他行为残暴,坑杀秦降卒20余万人。入关后,他火烧秦宫,大火三月不息。他心存妇人之仁,鸿门宴上不顾范增的数次提醒,执意放走刘邦,为楚汉之争埋下了隐患。

秦朝灭亡后,他自称霸王,忙于分封诸侯,扶持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违背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造成了混乱割据的局面。

项羽缺乏远见,自恃功高,并以此威慑诸侯,导致他缺少同盟。同时,他又嫉贤妒能,不喜用人,以致众叛亲离,军心涣散。军事上,他缺少战略家的眼光,刚愎自用,不纳良言,以致屡失战机;他没有巩固的后方基地,没有充足的粮饷和兵源,因此虽然屡战屡胜,反而由盛而衰。

汉高祖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人少食尽。项羽自刎前,仍称“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是老天要亡我,不是战争的过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

第2个回答  2016-05-06

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浙江,项羽与项梁一起观看,项羽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你不要胡乱说话,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项梁因此对项羽另眼相看。项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同年九月,会稽太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人全都造反,这是上天要亡秦的时刻,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准备发兵,想要用你和桓楚为将。”当时桓楚在大泽逃亡,项梁说:“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殷通一起坐下,说:“把项羽召来,让他奉命去找桓楚。”殷通同意后,项羽在项梁的指示下将殷通杀死。项梁手里提着殷通的头,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陈胜被杀,项梁召集部下议事,居巢人范增前来告诉项梁,如果不立楚国后人而自立,一定不会长久。于是项梁听取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
项梁统军在东阿大破秦军,别遣项羽、刘邦攻打城阳,破秦军于濮阳东,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城内,项羽、刘邦又率军攻打定陶,斩杀秦将李由。项梁连破秦军,非常骄傲。而此时秦派了大量的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军后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被杀。项羽和刘邦攻打陈留不下,于是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砀。 章邯杀败项梁后,认为楚兵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败走巨鹿,章邯率领王离、涉间共四十万围攻巨鹿。
楚怀王听闻项梁战死,非常害怕,从盱台赶到彭城,收编项羽、吕臣的军队由自己统领,并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封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仍旧统领砀郡的军队。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宋义军行至安阳,逗留四十六日,不再进军。项羽向宋义建议说:“秦军围赵于巨鹿,我们快速引兵渡河,和赵兵内外夹攻,必然可以击破秦军。”但宋义不肯发兵,还在军中饮酒作乐。时天气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见此状况,于早晨去见宋义,将其斩杀。项羽提着宋义的头告诉将士:“宋义想要和齐联合谋反,楚怀王暗令我将其杀死。”诸将因为畏惧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项羽暂为上将军。桓楚将此事报告给楚怀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卒渡河,多次进攻章邯给王离军输送粮食的甬道,但收获不大,赵将陈余派人请项羽再次发兵。项羽率领全部兵马渡河,与秦军大战九次,章邯破走,项羽率军继续北上进攻王离。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打退章邯后,诸侯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项羽一起进攻王离,斩杀苏角,并生擒王离,秦将涉间不愿投降而自杀。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跪着前来,不敢仰视项羽。于是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归附于他。
章邯率军驻扎在棘原,项羽驻军于漳水南,两军相持不战。秦军多次被项羽打败,秦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害怕,于是派长史司马欣去请示,司马欣到了咸阳,被赵高留在司马门三天,不予接见,有不信任的意思。司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到章邯营中,劝章邯早做打算,赵军陈余也写信给章邯,劝其反秦。章邯暗中派始成前往项羽营谈和约,但没有谈妥。
项羽让蒲将军领兵,日夜兼行渡过三户津与秦军交战,将其击败。而后项羽率领全军又于污水上大破秦军。章邯再次派人来见项羽,想要订立和约,项羽召军吏来商量说:“现在军粮越来越少,想答应他们。”军吏说可以。于是项羽和章邯约在洹水南殷虚上相见,并订立盟约。章邯见到项羽后,哭着向项羽倾诉赵高的种种行为。项羽于是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前部,行至新安。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十一月,诸侯的士卒原来都曾在秦服过徭役,受尽秦兵的鞭挞,而今秦兵投降诸侯,诸侯兵都把秦兵当作奴隶来驱使,引起秦兵的不满,暗地里作打算。诸侯听闻到秦兵的计策,将其告诉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等人商议,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后如果不听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于是项羽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即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行至函谷关,发现有兵守关,项羽军无法通过,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项羽大怒,派当阳君攻破函谷关,四十万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军十万驻扎灞上。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并且用子婴为相,珍宝全部占有。范增也告诉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入关后却不取财物女人,志向不小,应该趁早杀了他。
项羽叔父项伯与刘邦手下的张良关系友好,连夜前往刘邦军见张良,想要劝张良逃走,却反被张良拉拢。项伯回来后告诉项羽,刘邦攻破咸阳有大功,如果进攻他是不义之举,项羽表示赞同。
刘邦第二天率领一百多骑兵来见项羽,范增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为人不忍,默然不应。于是范增让项庄于席间舞剑,伺机刺杀刘邦,而项伯也拔剑起舞,挡住项庄。张良见状,至军门找樊哙前来。
刘邦留张良将白璧玉斗献给项羽和范增,自己以上厕所为由,扔下车骑,只带樊哙、夏侯婴等人从郦山道逃回霸上。项羽接受了白璧放在桌上,而范增却将玉斗摔在地上拔剑砍破,叹道:“夺项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项羽进入咸阳后,引兵屠戮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没有灭,搜集宝物美女准备回江东,有人劝项羽说关中富饶,可以成王霸之业。但项羽见秦王宫都已经被毁坏,自己又迫切的想回到江东,于是不听。那人又说,都说楚人性情残暴,果然是这样。项羽听到后,把那个人杀了。
项羽在得到楚怀王的同意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魏王豹为西魏王,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殷王,赵王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共敖为临江王,燕王韩广为辽东王,臧荼为燕王,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等十八个诸侯王。 项羽分封完诸侯,诸侯各前往封国,项羽将义帝迁往长沙郴县,暗中令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于途中将义帝杀死。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八月,齐、赵诸侯叛乱,项羽率军前往平乱,听闻刘邦已定关中,非常愤怒,封郑昌为韩王,派其前往阻挡刘邦,令萧公角阻击彭越。彭越击败萧公角后,张良伪作韩王书给项羽,说刘邦只想得关中,不会向东用兵,又伪作齐王、梁王书给项羽说齐王准本和梁王齐心协力灭掉楚国。于是项羽放心攻打齐国。 项羽征召九江王英布,英布托病不出,派遣手下将领只率领几千人前往,项羽因此怨恨英布。
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冬,项羽北至城阳,田荣引兵会战,被项羽击败,田荣逃往平原,被平原民杀死。项羽烧毁齐国房屋,将降卒全部坑杀。把掳掠的男女老幼全部迁往北海,死伤无数,齐国人因此聚在一起反叛,田横趁机收编齐兵数万反攻城阳,项羽久攻不下。
刘邦率领五路诸侯兵马有五十六万,向东攻打楚国,项羽听闻后,留部将继续攻齐,自己亲率精兵三万去救援彭城。刘邦攻下彭城后搜集珍宝美人,大摆宴会。项羽率军从早晨开始,由萧县从西打到东,中午时打到彭城,大破刘邦军,杀死汉兵十余万。刘邦军逃往南山,项羽率军追到灵壁东阻拦,汉兵落入睢水十余万,睢水为之不流。项羽把刘邦包围了三层,却被一阵大风吹乱楚军,刘邦趁机率领数十骑兵走脱。
刘邦逃往下邑,收集败亡散卒至荥阳,各路败军先后前来会合,萧何也发动关中没有登记在册的百姓前来投奔刘邦,刘邦因此军势得以重振。项羽乘胜来战,无法取胜。 刘邦彭城大败后,诸侯反叛刘邦,归附项羽。
公元前204年(汉三年),刘邦在荥阳修筑甬道用以过河取敖地的粮食,项羽军多次侵夺甬道,刘邦军无法取得粮草补充,非常害怕,于是与项羽议和,项羽同意。 项羽在范增的建议下,与范增合围荥阳,打算把刘邦消灭。刘邦非常害怕,采取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羽和范增,项羽于是剥夺了范增的权利。范增没有想到项羽竟然会怀疑自己和刘邦有勾结,十分气愤,于是告老还乡,但在途中病死。
项羽将荥阳的刘邦四面围定攻打,刘邦军势非常危急,部将纪信于是引两千军乘黄车假扮刘邦出城,说刘邦愿意投降,项羽赶来见到纪信问刘邦在哪,纪信说刘邦已经逃走了,项羽于是将纪信烧死。
公元前203年(汉四年),项羽攻下荥阳,处死荥阳守将周苛、枞公。而刘邦走宛、叶,派人说服英布背叛项羽,进入成皋。项羽得知后迅速率兵前来攻打,夺下成皋,一路西进。刘邦逃亡巩县,派重兵阻挡,项羽无法挺进。
此时,彭越渡河攻击东阿,楚将薛公兵败身死,项羽于是亲自率军攻打彭越,彭越败走,但成皋却被刘邦趁机夺下。项羽回军与刘邦对峙于广武,相持了几个月。项羽向刘邦单挑,但刘邦不肯,项羽于是派壮士出来挑战,但被楼烦人射杀。项羽大怒,身披铠甲手持长戟来挑战,楼烦人准备射项羽,项羽怒目而视,将楼烦人吓得不敢出来。刘邦听闻后,出来和项羽对话,项羽又向刘邦挑战,刘邦不从,项羽以弩射伤刘邦,刘邦退入成皋。
韩信于河北攻破齐、赵等国,并准备进攻楚国,项羽派大将龙且前往进攻韩信,但却被韩信所破杀, 这时彭越又于上谷城复出,项羽大怒,亲自前往救援,留大司马曹咎原地待守,并告诫他不要出战,只需守住十五日即可。 项羽走后,刘邦军前来挑战,曹咎大怒,引兵渡汜水,刘邦军趁机发动进攻,大破曹咎军。项羽听闻曹咎兵败,引兵而回。这时刘邦军正于荥阳东围攻钟离眜,听到项羽回来了,非常害怕,全部退走。
项羽腹背受敌,又粮草不继,于是送还刘邦家眷,与刘邦签订盟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鸿沟和议后,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却趁这个时候突然撕毁盟约,追击项羽,想要把项羽一举消灭。但和刘邦约定一起出兵的韩信和彭越却没有来。项羽引兵反击刘邦,大破汉军,刘邦于是深沟高壑,坚守不出。
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条件,说动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汉将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万,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却在此时叛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随后北上合击项羽;同时,得到关中兵丁补充的刘邦则率本部军二十万出固陵东进;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六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
刘邦以韩信引兵三十万为前军,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项羽引兵十万,先与韩信大战,韩信军失利往后退却,令左右两翼包夹项羽军,项羽军抵敌不住,于是往后撤,韩信趁机反击,项羽军大败,退到壁垒坚守,刘邦乘胜领大军将项羽重重包围。
项羽军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又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于是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率五千精锐骑兵追击,等他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他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泽,耽误了时间。汉军追了上来,经过一场激战,项羽又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骑,而追击的汉军却有数千人。 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俱惊,退后数里!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项羽于是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第3个回答  2019-04-26

前223年,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项燕被杀,楚亡。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郡渡钱塘江时,时年22岁的项羽跟项梁一起旁观皇帝出巡,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他是可取而代),吓得项梁急掩其口,但从此对项羽另眼相看。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起义,开始反秦。到了九月,会稽郡假守殷通(代理太守)欲先发制人发兵反秦,于是找项梁商议。

但项梁却命项羽趁机谋杀了殷通,史书记载当时项羽在殷通府中拔剑斩其头及击杀门下近百人。项梁在吴中各县自行举兵起义反秦,不久便招募了精兵八千人,俗谓“八千江东子弟”

项梁北伐秦兵,前208年九月在定陶之战中遇秦兵主力章邯,阵亡。项羽希望怀王命他攻关中,但怀王不听,而命刘邦攻关中,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往钜鹿救赵。

前208年十一月,项羽建议进兵,但宋义不接纳,项羽便矫诏杀了宋义,楚军诸将拥立羽为假(代理)上将军。项羽派桓楚禀报怀王,怀王被迫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进兵钜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秦军兵力有王离军二十万与驻守粮道的章邯军二十万,楚军只有五万,兵力远远少于秦军。 钜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前207年六月,秦将章邯率所部向项羽投降。

前207年十一月,项羽担心秦降兵生变,于是命楚军在一夜间在新安城南(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二十里铺村一带)坑杀掉降兵二十余万人。

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后,杀秦降王子婴,焚咸阳秦宫室,大火维持三个月,他经过的地方“无不一片废墟”,关中人民对他大为失望。

前206年8月,汉王刘邦趁项羽讨伐齐地田荣时,反叛出兵攻击三秦(即关中),击溃楚军,司马欣、董翳降汉,章邯被围困于废丘,汉军取得关中。

此时韩王信攻韩地,再下十余城,11月,韩王信受封韩王。汉军取得关中与韩地,站稳脚跟,准备东进。

前205年4月,汉军准备万全,刘邦以项羽杀害楚义帝为名,联合五国诸侯,兵分两路,共五十六万大军进攻楚国,占领彭城,汉军尽收货宝美人,夜夜笙歌。项羽闻讯,命部属留守齐地,亲率三万精兵南下。

前203年,汉军士气大盛,粮草充足,项王士卒疲惫,粮食告绝。

前202年。这时候,楚军东面丧失了龙且军团、项声军团,西面丧失了曹咎军团,南边大司马周殷也已叛楚率领军团投降,汉将刘贾堵截项羽南逃之路,西楚主力基本损失殆尽。楚军的粮草又被彭越截断,人无粮、马无草,危机重重。

垓下之战败后,楚军被包围在垓下城。是夜,汉军又以士兵以楚地方言唱歌,让楚军误以为汉军已渡江占领了他们的家乡,楚国已亡。

项羽率八百余人突围,汉将灌婴带五千骑兵紧追不舍。渡过淮水以后,项羽的骑兵只剩下百人。项羽在阴陵迷路,向路边的农夫问路,农夫谎报路径,使项羽军迷失在大泽当中,被汉军追至,项羽引兵往东。

项羽到达东城时,只剩二十八骑,汉军骑兵追击的有数千人。项羽自度不得脱身。最终自刎于乌江。

因项羽曾封鲁公,故鲁地(今山东曲阜一带)一直不肯降汉,直到汉军出示了项羽首级,并答允礼葬项羽才肯投降。之后,汉王刘邦在谷城(今山东省东平县旧县乡)以鲁公礼安葬项羽,并亲为发哀,哭之而去。

扩展资料:

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几十万秦军包围了起义军占领的巨鹿城,项羽率军前往救援。

项羽率军渡过漳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亲率全部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这次出兵巨鹿,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此时,齐、燕等各路援军也冲出营垒助战,最后俘获了秦军统帅王离,杀了其副将,巨鹿之困因而得解。

巨鹿之战不仅击垮了秦军的主力,而且扭转了整个战争的格局。从力量对比上来看,当时秦军20万,项羽的军队不过区区5万,秦军占有绝对优势。

项羽最终打败秦军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决心和勇气,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不仅大大鼓舞了楚军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战斗力,同时也极大地威慑了秦军,瓦解了他们的斗志。这就是历史典故“破釜沉舟”的由来。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正面意义是极好的,后世很多人受这个典故的影响而获得巨大的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31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1、早期经历

  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浙江,项羽与项梁一起观看,项羽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你不要胡乱说话,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项梁因此对项羽另眼相看,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九月,会稽太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人全都造反,这是上天要亡秦的时刻,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准备发兵,想要用你和桓楚为将。”当时桓楚在大泽逃亡,项梁说:“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把项羽召来,让他奉命去找桓楚。”殷通同意后,项羽在项梁的指示下将殷通杀死。

  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

  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霸王举鼎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陈胜被杀,项梁召集部下议事,居巢人范增前来告诉项梁,如果不立楚国后人而自立,一定不会长久,于是项梁听取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

  项梁统军于东阿大破秦军,别遣项羽、刘邦攻城阳,破秦军于濮阳东,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城内,项羽、刘邦又率军攻定陶,斩杀秦将李由,项梁连破秦军,非常骄傲,而此时秦派了大量的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军后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被杀,项羽和刘邦攻陈留不下,于是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砀。

  2、巨鹿之战

  项羽题跋全身像章邯杀败项梁后,认为楚兵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败走巨鹿,章邯率领王离、涉间共四十万围攻巨鹿。

  楚怀王听闻项梁战死,非常害怕,从盱台赶到彭城,收编项羽、吕臣的军队由自己统领,并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封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仍旧统领砀郡的军队。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宋义军行至安阳,逗留四十六日,不再进军。

  项羽向宋义建议说:“秦军围赵于巨鹿,我们快速引兵渡河,和赵兵内外夹攻,必然可以击破秦军。”但宋义不肯发兵,还在军中饮酒作乐,时天气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见此状况,于早晨去见宋义,将其斩杀。

  项羽提着宋义的头告诉将士:“宋义想要和齐联合谋反,楚怀王暗令我将其杀死。”诸将因为畏惧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项羽暂为上将军,桓楚将此事报告给楚怀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卒渡河,多次进攻章邯给王离军输送粮食的甬道,但收获不大,赵将陈余派人请项羽再次发兵,项羽率领全部兵马渡河,与秦军大战九次,章邯破走,项羽率军继续北上进攻王离。

  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打退章邯后,诸侯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项羽一起进攻王离,斩杀苏角,并生擒王离,秦将涉间不愿投降而自杀,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跪着前来,不敢仰视项羽,于是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归附于他。

  章邯率军驻扎在棘原,项羽驻军于漳水南,两军相持不战,秦军多次被项羽打败,秦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害怕,于是派长史司马欣去请示,司马欣到了咸阳,被赵高留在司马门三天,不予接见,有不信任的意思,司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到章邯营中,劝章邯早做打算,赵军陈余也写信给章邯,劝其反秦,章邯暗中派始成前往项羽营谈和约,但没有谈妥。

  项羽让蒲将军领兵,日夜兼行渡过三户津与秦军交战,将其击败,而后项羽率领全军又于污水上大破秦军,章邯再次派人来见项羽,想要订立和约,项羽召军吏来商量说:“现在军粮越来越少,想答应他们。”军吏说可以,于是项羽和章邯约在洹水南殷虚上相见,并订立盟约,章邯见到项羽后,哭着向项羽倾诉赵高的种种行为,项羽于是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前部,行至新安。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十一月,诸侯的士卒原来都曾在秦服过徭役,受尽秦兵的鞭挞,而今秦兵投降诸侯,诸侯兵都把秦兵当作奴隶来驱使,引起秦兵的不满,暗地里作打算。

  诸侯听闻到秦兵的计策,将其告诉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等人商议,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后如果不听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于是项羽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

  3、分封诸侯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即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行至函谷关,发现有兵守关,项羽军无法通过,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项羽大怒,派当阳君攻破函谷关,四十万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军十万驻扎霸上,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并且用子婴为相,珍宝全部占有,范增也告诉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入关后却不取财物女人,志向不小,应该趁早杀了他。

  项羽叔父项伯与刘邦手下的张良关系友好,连夜前往刘邦军见张良,想要劝张良逃走,却反被张良拉拢,项伯回来后告诉项羽,刘邦攻破咸阳有大功,如果进攻他是不义之举,项羽表示赞同。

  刘邦第二天率领一百多骑兵来见项羽,范增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为人不忍,默然不应,于是范增让项庄于席间舞剑,伺机刺杀刘邦,而项伯也拔剑起舞,挡住项庄,张良见状,至军门找樊哙前来。

  刘邦留张良将白璧玉斗献给项羽和范增,自己以上厕所为由,扔下车骑,只带樊哙、夏侯婴等人从郦山道逃回霸上,项羽接受了白璧放在桌上,而范增却将玉斗摔在地上拔剑砍破,叹道:“夺项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项羽进入咸阳后,引兵屠戮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没有灭,搜集宝物美女准备回江东,有人劝项羽说关中富饶,可以成王霸之业,但项羽见秦王宫都已经被毁坏,自己又迫切的想回到江东,于是不听,那人又说,都说楚人性情残暴,果然是这样,项羽听到后,把那个人杀了。

  项羽在得到楚怀王的同意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魏王豹为西魏王,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殷王,赵王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共敖为临江王,燕王韩广为辽东王,臧荼为燕王,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等十八个诸侯王。

  4、彭城之战

  项羽分封完诸侯,诸侯各前往封国,项羽将义帝迁往长沙郴县,暗中令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于途中将义帝杀死。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八月,齐、赵诸侯叛乱,项羽率军前往平乱,听闻刘邦已定关中,非常愤怒,封郑昌为韩王,派其前往阻挡刘邦,令萧公角阻击彭越。彭越击败萧公角后,张良伪作韩王书给项羽,说刘邦只想得关中,不会向东用兵,又伪作齐王、梁王书给项羽说齐王准本和梁王齐心协力灭掉楚国。

  于是项羽放心攻打齐国,项羽征召九江王英布,英布托病不出,派遣手下将领只率领几千人前往,项羽因此怨恨英布。

  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冬,项羽北至城阳,田荣引兵会战,被项羽击败,田荣逃往平原,被平原民杀死,项羽烧毁齐国房屋,将降卒全部坑杀,把掳掠的男女老幼全部迁往北海,死伤无数,齐国人因此聚在一起反叛,田横趁机收编齐兵数万反攻城阳,项羽久攻不下。

  刘邦率领五路诸侯兵马有五十六万,向东攻打楚国,项羽听闻后,留部将继续攻齐,自己亲率精兵三万去救援彭城,刘邦攻下彭城后搜集珍宝美人,大摆宴会,项羽率军从早晨开始,由萧县从西打到东,中午时打到彭城,大破刘邦军,杀死汉兵十余万。

  刘邦军逃往南山,项羽率军追到灵壁东阻拦,汉兵落入睢水十余万,睢水为之不流,项羽把刘邦包围了三层,却被一阵大风吹乱楚军,刘邦趁机率领数十骑兵走脱。

  彭城之战刘邦逃往下邑,收集败亡散卒至荥阳,各路败军先后前来会合,萧何也发动关中没有登记在册的百姓前来投奔刘邦,刘邦因此军势得以重振,项羽乘胜来战,无法取胜,刘邦彭城大败后,诸侯反叛立邦,归附项羽。

  公元前204年(汉三年),刘邦在荥阳修筑甬道用以过河取敖地的粮食,项羽军多次侵夺甬道,刘邦军无法取得粮草补充,非常害怕,于是与项羽议和,项羽同意。

  5、鸿沟和议

  项羽在范增的建议下,与范增合围荥阳,打算把刘邦消灭,刘邦非常害怕,采取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羽和范增,项羽于是剥夺了范增的权利,范增没有想到项羽竟然会怀疑自己和刘邦有勾结,十分气愤,于是告老还乡,但在途中病死。

  项羽将荥阳的刘邦四面围定攻打,刘邦军势非常危急,部将纪信于是引两千军乘黄车假扮刘邦出城,说刘邦愿意投降,项羽赶来见到纪信问刘邦在哪,纪信说刘邦已经逃走了,项羽于是将纪信烧死。

  公元前203年(汉四年),项羽攻下荥阳,处死荥阳守将周苛、枞公,而刘邦走宛、叶,派人说服英布背叛项羽,进入成皋,项羽得知后迅速率兵前来攻打,夺下成皋,一路西进,刘邦逃亡巩县,派重兵阻挡,项羽无法挺进。

  此时,彭越渡河攻击东阿,楚将薛公兵败身死,项羽于是亲自率军攻打彭越,彭越败走,但成皋却被刘邦趁机夺下,项羽回军与刘邦对峙于广武,相持了几个月,项羽向刘邦单挑,但刘邦不肯,项羽于是派壮士出来挑战,但被楼烦人射杀,项羽大怒,身披铠甲手持长戟来挑战,楼烦人准备射项羽,项羽怒目而视,将楼烦人吓得不敢出来。

  刘邦听闻后,出来和项羽对话,项羽又向刘邦挑战,刘邦不从,项羽以弩射伤刘邦,刘邦退入成皋。

  韩信于河北攻破齐、赵等国,并准备进攻楚国,项羽派大将龙且前往进攻韩信,但却被韩信所破杀,这时彭越又于上谷城复出,项羽大怒,亲自前往救援,留大司马曹咎原地待守,并告诫他不要出战,只需守住十五日即可。

  项羽走后,刘邦军前来挑战,曹咎大怒,引兵渡汜水,刘邦军趁机发动进攻,大破曹咎军,项羽听闻曹咎兵败,引兵而回,这时刘邦军正于荥阳东围攻钟离末,听到项羽回来了,非常害怕,全部退走。

  项羽腹背受敌,又粮草不继,于是送还刘邦家眷,与刘邦签订盟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6、垓下之战

  鸿沟和议后,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却趁这个时候突然撕毁盟约,追击项羽,想要把项羽一举消灭,但和刘邦约定一起出兵的韩信和彭越却没有来,项羽引兵反击刘邦,大破汉军,刘邦于是深沟高壑,坚守不出。

  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条件,说动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汉将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万,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却在此时叛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随后北上合击项羽;同时,得到关中兵丁补充的刘邦则率本部军二十万出固陵东进;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六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

  刘邦以韩信引兵三十万为前军,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项羽引兵十万,先与韩信大战,韩信军失利往后退却,令左右两翼包夹项羽军,项羽军抵敌不住,于是往后撤,韩信趁机反击,项羽军大败,退到壁垒坚守,刘邦乘胜领大军将项羽重重包围。

  项羽军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又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于是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率五千精锐骑兵追击,等他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他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泽,耽误了时间,汉军追了上来,经过一场激战,项羽又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骑,而追击的汉军却有数千人。

  7、乌江自刎

  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

  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俱惊,退后数里!

  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项羽于是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