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因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最后使柱发生弯曲变形。 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之用。 2.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按表10-71规定执行。 3.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表10-70的数值。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6.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40c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2)墙与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m。(3)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的浇筑高度可不加限制。 凡柱断面在40cm×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不小于30cm高的门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4)分层施工开始浇筑上一层柱时,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成分与浇筑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 在浇筑剪力墙、薄墙、立柱等狭深结构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由于积聚大量浆水而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匀的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的高度时,适量减少混凝土的配合比用水量。 7.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图10-35)。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图10-36)。图10-35 梁、板同时浇筑方法示意图 图10-36 混凝土倾倒方向 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允许单独浇筑,施工缝可留在距板底面以下2~3cm处。8.浇筑无梁楼盖时,在离柱帽下5cm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必须倒在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即可连同楼板一起浇筑。9.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钢筋又粗又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砂浆挡住石子不下去。必要时,这一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10.梁板施工缝可采用企口式接缝或垂直立缝的做法,不宜留坡搓。 在预定留施工缝的地方,在板上按板厚放一木条,在梁上闸以木板,其中间要留切口通过钢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