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十七道品"四神足"到底如何理解,是指神通吗?

“四神足”所说的神通是真的神通力吗?如果真是神通,到底是怎么样的神通?

若然不是神通,请帮忙解释一下。谢谢。

【四神足】
梵语catva^ra-r!ddhipa^da^h!,巴利语catta^ro iddhi-pa^da^。为三十七道品中次于四念处、四正勤之第三行法。又作四如意分、四如意足。系由欲求(欲)、心念(心)、精进(勤)、观照(观)四法之力,引发种种神用而产生之三摩地(定)。

(一)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梵chanda -sama^dhi-praha^n!a-sam!ska^ra-samanna^gata-r!ddhi-pa^da ,巴chanda-sama^dhi-padha^na-sam!kha^ra-samanna^gata-iddhi-pa^da ),由想达到神通之意欲力发起之禅定。又作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欲神足、欲如意足。(二)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梵citta -sama^dhi-praha^n!a-sam!ska^ra-samanna^gata-r!ddhi-pa^da ,巴citta-sama^dhi-padha^na-sam!kha^ra-samanna^gata-iddhi-pa^da ),由心念力发起之禅定。又作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意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念神足、念如意足。(三)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梵vi^rya -sama^dhi-praha^n!a-sam!ska^ra-samanna^gata-r!ddhi-pa^da ,巴vi^rya- sama^dhi-padha^na-sam!kha^ra-samanna^gata-iddhi-pa^da ),由不断止恶行善力发起之禅定。又作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精进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勤神足、精进神足、精进如意足、进如意足。(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梵vi^ma^m!sa^ -sama^dhi-praha^n!a-sam!ska^ra-samanna^gata-r!ddhi-pa^da ,巴vi^mam!sa^-sama^dhi- padha^na-sam!kha^ra-samanna^gata-iddhi-pa^da ),由思惟佛理之力发起之禅定。又作观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思惟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观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意足、慧如意足。

据智顗之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载,于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如此则慧多定少,今修四种禅定摄心,始能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称如意足。又关于神足之释义,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载,思求诸所欲愿,一切如意,故称为神,引发于神,故称神足。即依欲、勤等力而引发等持,再依止等持而引发种种神用,故称四神足。此外,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四善根位中,于顶位可修得四神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23
三十七道品贯穿了佛法的全部,四念处是看破,四如意足是放下,是大乘中大大成。
第2个回答  2008-08-01
楼主你看了上边几位大德善知识的解释就应该明白差不多了吧。
四神足是指修行过程中的一种境界和结果。
不可当作单一的神通去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7-20
复何名为四神足法。谓欲勤心观。
若有苾刍。于诸染法。离其妄念。于诸善法。而起悕求。进善无厌。名欲神足。
复于善法。勤修诸行。正行不退。名勤神足。
复于诸法。离邪思惟。心正分别。名心神足。
复以正智。观察内身。内身无我。复观外境。外境无法。我法体无。趣证二空。名观神足。
如是名为四神足法。
第4个回答  2008-07-22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法指:(一)四念住(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七)八正道。以上一、二、三类属资粮位。
其中(三)四如意足:
一、欲神足,谓意乐修定之欲心所引定。
二、勤神足,谓修定之精进力所得定。
三、心神足,谓有曾习修定之种子。
四、观神足,谓智观察所得之三摩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