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迟迟不说话是“贵人语迟”?小心是语言障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8
“我家宝宝都2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我儿子都快三岁了,说话还是不清楚,怎么办啊?”当提出这些疑问时,身边总会有人说:小孩子说话晚些没关系,长大就好了;男孩说话是不如女孩早;更有甚者,会认为是“贵人语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贵人语迟”已经成了宽慰家长的“一剂良药”。但“贵人语迟”的本义是指:贵人不轻易发言,越德高望重的人说话越缓慢,一言一行都很慎重。这跟孩子说话晚没有一点关系,而孩子说话迟,很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是不正常的。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发育过程中儿童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没达到与其年龄相对应的水平,是发生率较高的儿童言语障碍。约有7%~10%的学龄前儿童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病因大概可以总结为:听觉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缓、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障碍、构音器官异常、语言环境的脱离。

语言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表达障碍、言语理解障碍、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若没有及时有效干预,不仅影响儿童语言理解与表达,同时还会影响儿童 社会 适应能力,增加行为障碍的发生率。

来自四川的小宇(化名)出生于2016盛夏,当同龄孩子基本能理解成人说话的含义,开始说简单句子时,3岁多的小宇还是“惜字如金”。据小宇父母描述,孩子出生时有缺氧病史。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发现孩子语言发育差,很难与他人交流,注意力不集中。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小宇父母通过网络找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脑瘫科。

我院脑瘫科二区郑炳铃副主任接诊后,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评估报告为其制定了相应的康复治疗项目,包括语言训练、OT+感统训练、ST+认知训练、集体课、SUT等。

坚持五个疗程的康复训练后,小宇的规则意识已建立,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也愿意与老师互动,能够说词语和小短句。“他现在特别喜欢唱歌,已经去上幼儿园了。”小宇妈妈说道。

郑炳铃提醒,1-3岁的孩童在咿呀学语阶段,吐字不清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孩子已到学龄期,说话仍口齿不清,就要引起注意。

来自惠州的小文(化名)出生时一切正常,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发现孩子的语言功能发育等落后于同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语言表达不清晰。到7岁时,小文说话依旧吐字不清,语言逻辑性也差。

在朋友介绍下,小文的姨妈石女士了解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在治疗儿童认知、发音功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今年4月份,便带孩子来到我院脑瘫科就诊。

郑炳铃接诊时,发现患儿性格内向,能说一些简单的短句,但吐字不清、语言逻辑性差;康复评估韦氏智力评分:76分,患儿智力水平稍低、记忆力较差,难以集中注意力。最终诊断患儿系“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郑炳铃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为患儿实施“双侧颈动脉外膜剥脱术+迷走神经隔离术”。

术后,郑炳铃团队为其制定的系统康复训练。上星期返院进行康复训练时,石女士高兴地分享了患儿的进步,“他说话比以前清晰很多,无论是记忆力还是专注力,都明显提高了,身边的亲戚都有夸他手术之后有进步!”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迷走神经隔离术,是通过切除颈总动脉周围的部分交感神经网,并隔离一段迷走神经,来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流涎、徐动或上肢痉挛的临床表现。

“约80%的构音障碍患者施行该手术可以受益,很多患者术后吞咽功能也可以明显改善,不随意运动及肢体痉挛得以缓解,部分患者的认知和行为也得到改善。”郑炳铃介绍,实施该手术的患者年龄一般要在2岁以上,需要双侧同时进行手术。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迷走神经隔离术的优点有:

① 创伤小,仅在颈前部有2个长约2-3cm沿颈横纹伤口,无明显出血;

② 恢复快,术后第2天基本可以恢复正常饮食,5天左右伤口可以愈合;

③ 对徐动、流涎、发音困难的改善率可达80%左右。

婴幼儿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迟缓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会给患儿的日常交流带来困扰,甚至会进一步影响患儿的心理 健康 发育,导致患儿内心脆弱、承受力低下、敏感、自闭等。如果发现孩子在语言发育方面存在问题,建议家长尽早带孩子到专业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影响孩子 健康 成长。

孩子 健康 聪慧,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如果不能如愿,也不要垂头丧气,在父母的坚持和医生专业的治疗下,相信所有吃过的苦都会化作一道光,照亮孩子的康复之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