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地指标,规划中要区分的几件事

如题所述

深入解析林地指标: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区分



随着“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的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进入新阶段,林地指标的处理成为关键。以往,林业部门的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保有量计算方法相对独立。如今,在“多规合一”的融合下,如何科学准确地纳入“一张图”并保持与旧有的口径一致?本文将详细梳理在自然资源部背景下,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保有量的计算方法及其过程。



首先,理解林地分类至关重要。根据LY/T 1812—2021标准,林地被细分为七类,包括乔木林地、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地,每类又细分二级地类。自然资源部的分类指南则将林地分为乔木林、灌木林、竹林和其他林地,其中疏林地、未成林地和迹地等进行细分。



在计算林地保有量时,其定义为行政区域内生长乔木、竹类和灌木的土地,包括迹地。公式需要基于《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中的分类,通过提取“DLMC”图斑来计算。而森林覆盖率的计算则需与三调和国土变更调查的数据紧密联动,区分“林地”内的森林和范围外的特殊类型。



《森林法》修订明确了森林的定义,区分了乔木林、竹林和特别规定的灌木林。特别灌木林是指在特定生态环境中专为防护或经济目的设立的灌木林。在融合“林、草、湿”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保护性指标如森林覆盖率仅限于三调范围内的林地,排除了特定地类如红树林和城镇绿化林。



对于林地范围外的森林,分为三类:非林地属性的红树林、绿化林木用地、经济林园地;以及在公益林等特定保护措施下的森林。计算森林覆盖率时,需分别计算乔木林地、竹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同时考虑城镇绿化和护林林木的贡献。



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为例,2035年的森林覆盖率目标为26.00%,这将需要大量植树造林来实现,其规模之大可见一斑。这既是挑战,也是林业人不懈努力的方向。通过精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期待看到这一目标的逐步实现。



在规划的道路上,每一步都需要精准计算和科学决策,以确保林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让我们共同关注并期待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在林地指标的处理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