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没真才实学,为何其官场生存技能却很强?

为何其官场生存技能却很强?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如写周进、范进为考中举人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到胡子花白还没有考中秀才。尽管生活极为困顿,还是念念不忘科举考试。

我记得我们初中就学过《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写了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

小说主人公范进。表面上呆头呆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奴性十足,卑怯懦弱。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对读书人的毒害。他半生贫穷困乏,有时到了断炊挨饿的境地。他连考二十多次,没能进学。受人冷遇,遭人歧视,好不容易到54岁才勉强进了学,算个秀才。

但是他官场生存技能却不弱。说他呆头呆脑,也不尽然。范进见了地主豪绅,就露出了一副媚骨,竭力拉拢巴结。会到了张乡绅,满口是"久仰老先生","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尽力谄谀奉迎,奴性十足”。可见在官场上,像范进这种谄媚之人,不会得罪别人,虽然如狗一般,却也有所依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31
我觉的没有真才实学是相对,只是因为官场上的人的才学都比较厉害,所以才衬托的范进比较平庸。二是范进此人变通能力好,情商高。
第2个回答  2019-10-31
一个人的生存技能和他的学问无关,范进很聪明,头脑很灵活,虽然没有真才实学,但是他会见风使舵,左右逢源,在官场之中随机应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所以可以在官场中生存。
第3个回答  2019-10-31
因为范进虽然没有怎么才学,但是为官之道和拉拢他人却是玲珑剔透,游刃有余。
第4个回答  2019-10-30
因为范进头脑灵活呀,做官的不一定要有真才实学,懂得官场生存之道才是做官的王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