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异业合作的经典案例?异业合作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经典案例:

1、平安壹钱包 + Uber(打造10个亿万富翁)

一键呼叫押运车;幸运儿将获得壹钱包送出的亿元体验金,24小时内收益归个人。

2、PPmoney + Uber(万圣节鬼送钱)

一键呼叫“鬼送钱”;幸运儿将由“鬼”司机接驾,同时还会收到PPmoney送出“鬼混金”。

3、PPmoney + Uber(UberOFFER招聘活动)

一键呼叫“UberOFFER”,呼叫成功后,企业高管搭乘的面试车直接开到学生身边,学生上车后即可和高管面试官交流。

注意事项:

1、目标明确

明确跨界初衷及目的,因为我们往往容易在跨界的沟通合作中,逐渐偏离最初目的,因此在做一个个选择题的过程中,要学会取舍。

2、跨度宜大

跨度大可以理解为,让用户惊呼“原来你还能这样做!”

对产品跨界来说,就是尽量“跳脱原有品类”,让用户有全新的品牌体验;对文化跨界来说,一个一贯专业严肃的品牌与活泼可爱的IP跨界合作,可以营造反差萌的效果,小猪佩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跨得有深度

品牌跨界的目的,无论是为了获得较大的传播效果,达到1+1>2,还是为了带货、引流等,要做到能从众多营销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跨界爆款,除了推广力度外,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跨界创意水平的高低。

仅仅只在彼此产品上打上自己的logo,做一堆毫无深度的品牌活动,已经越来越没有价值了。在跨界中,需要考虑品牌与品牌之间如何多元化、多层次、有技巧地结合。

4、始终保持品牌相关,互补双赢

品牌要在跨界合作中始终保持各自特质和个性,并不断挖掘、展示、丰富和拓展自己。

跨界背后是价值观、生活方式、用户体验等的共享,可能带来意外惊喜,为品牌开拓新的机遇,也可能成为雷点、槽点,陷入尴尬。所以在合作前做系统的市场调查和利弊分析非常重要。

比如是否拥有相对一致的目标用户群体,品牌三观是否相符,双方实力是否门当户对、是否可以达到互补互利的效果等等,只要品牌有心,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品牌或产品通过牵手合作,也能获得双赢,产生叠加效应。

为用户创造惊艳的体验并非易事,尝试借助技术手段和工具,创新内容和形式。比如多次刷爆朋友圈的各种H5,VR,人工智能,人脸关键点追踪、人脸融合、人脸特征点定位等技术。

一般来讲,异业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营销策略。

“异业”是与“同业”相对应的概念,代表不同行业。因此,异业合作的核心包括两方面,其一是营销主体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其二是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营销。

在异业合作方面,首先要考虑合作的目的,是要销量还是要做品牌推广,目的不同选择的行业方向肯定也不相同。比如软件行业,更好的合作就是与硬件厂商的捆绑,会在销售上取得明显的效果。

除了捆绑产品资源外,渠道资源的捆绑销售也是一个良好的途径,所谓渠道之间的合作,就是合作双方通过开放各自的渠道资源。

或者是开放销售渠道让合作企业的产品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或者是开放产品展示渠道,为合作企业的产品提供更加宽广的展示平台,通过渠道资源的共享实现自我产品的销售。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合作途径。

一般来讲,目标消费者部分或者全部重合,是异业合作的基础,若没有交集,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在现行的案例中,IT行业和快速消费品的异业合作算是比较多的。比如Acer曾经和康师傅,联想与可口可乐的合作等。

异业合作和SCDP的概念基本一致。SCDP是英文缩写,SC- the Same Customer ,也就是“同一客户群”,DP-Different Products指“不同的行业或产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