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考试卷子

要全啊 急!!!!

我有教案 古人作文很讲究韵律美,骈散句结合,讲究押韵,如本文押的就是“ing”韵,而且水火构思精巧,立意鲜明,文句精美而又朗朗上口,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2.什么是骈句呢?看课后练习第三题。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让我们了解骈句的知识。

〔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总结,抓住特点,也为课外作业的私利《成打下基础。〕

(五)布置作业

1.仿照《陋室铭》写《XX铭》,长短不限,把握《陋室铭》的精髓并有所体现即可。

2.背诵并默写《陋室铭》

3.预习《爱莲说》,要求熟读并完成有关练习。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教师板书或投影显示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

l.请同学朗读自己的“铭”文,常见内容如《教室铭》、《作业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锻炼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2.利用投影学习字词,教师出示内容,请同学判断,集体订正。

3.结合注释了解作者。

4.教师引导,“说”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明事物,也可以通过写人、状物来讲道理。《爱莲说》是一篇情致饱满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小品,文章通过传神之笔,精妙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可爱的莲花写生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株莲花,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描述一下莲花的姿态。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加以点评。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加大课时容量,字词教学可扫除词语中的拦路虎,请学生描述,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l.教师引导;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听录音,边听边用笔作勾画。

2.请一名同学朗读,同学作点评,然后全班齐读。

3.请同学找出直接描写莲花外部特征及内在气质的句子,并结合注释分析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不可亵玩焉。”从生长环境来看,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莲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4.请同学在2分钟内背诵“予独爱……不可亵玩焉。”并且当堂默写。

5.对照注释自读第二段,请同学翻译第二段。

6.本文以“爱”为意脉,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提示:反衬手法。

7.作者赋予它们怎样的品格?

作者连用三个拟人,把菊花比做“隐逸者”,用它的抗霜表现人的孤傲,呼应文章开头“晋陶渊明独爱菊”,这是正村;作者把牡丹比做“富贵者”,用它的富丽浓艳表现世人的庸俗,这是反衬。

8.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描写莲花的文字,是和“君子”的性格特征浑然熔铸在一起的,作者名为写物实则写人的方法就是“托物言志”,其科学的定义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志愿,叫做“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投影定义内容)。

9.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慨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名逐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11.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生活态度,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把莲花比做“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现人的高洁,作者刻画莲花,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情志和人格操守,表达自己鄙弃追求名利的士大夫的表现,歌颂德行高尚的君子行为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要求学生勾画阅读提示的要点,明确学习《陋室铭》的素质教育目标。

师生讨论,逐条板书或投影显示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处境作一些了解。让我们先复习有关刘禹锡的生平,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调整仕途得失的一条基本心理原则。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2.结合注释学习“铭”,让学生当堂记忆。教师当堂抽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订正读音及节奏,全班学生齐读。

〔复习旧课知识点:引入新课的学习,当堂记忆并检查,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给合都是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疏通文字,时间为四分钟,教师巡视,个别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结合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示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提奖全篇大意?是什么意思?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2)文章头两句有何作用?

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3)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薛青草,登阶入室,并无荒芜之感,倒有一股生气。

(4)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两句。

(5)文中是怎样描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的?先找出文中原话,再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边讨论边明确:“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作者的陋室充满文化气氛,来客全是饱学之士,与主人兴致盎然地谈古论今,可以想见其妙语连珠。意趣横生的场面。客人去后,主人焚香弹琴,或翻阅经书,参悟妙理,可以想见其安逸潇洒之风度。居住在陋室,远离尘嚣纷争,心情平静清畅,不受官场羁绊,免于劳体伤神,落个心静体闲。

(6)要求学生在两分钟之内背诵,教师当堂抽查,对背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7)是不是刘禹锡真到了道家所言“清静无为”的境界呢?

不是。

(8)从哪里看出来的?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他用诸葛亮和杨雄的故事,暗示自己不会永远深居陋室,有朝一日定能施展才华,兼济天下。

(9)作者一方面写自己的心静体闲,一面又暗示自己要再展才华,兼济天下,是否矛盾?为什么?

作者一方面是向朝中当权的保守派显示自己并没有遭受打击郁闷寡欢;另一方面,是等待时机,再图报效国家。

(10)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这是个文言倒装句式,“之”起连接作用,无实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篇末以圣贤之语自勉,而且呼应开头。意味无穷,是画龙点睛之笔。

(l)全班齐读(齐诵),再次体会文意。

〔这一部分的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讲析上应深入浅出,在学生主动的学习中完成素质教育目标。〕

(四)总结、扩展

1.教师引导:这篇散文被选入唐宋名篇朗诵经典,读起来清脆作响,落地有声,妙不可言,后人纷纷摹仿它的结构和韵律作“铭文”,是什么缘故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04
陋室铭的练习题
http://www2.pkuschool.edu.cn/dongyuliang/upload/2003/06/07/131241.doc
爱莲说的练习题:
一、 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比喻君子既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7、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二、 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 代道州人, 家,学者称他
2、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6、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7、文中有对一对反义词是 和 。
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可爱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濯清涟而不妖(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陶后鲜有闻( ) 6、亭亭净植( )
7、予谓菊( ) 8、宜乎众矣( )
四、 翻译下列句子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参考资料:http://www2.pkuschool.edu.cn/dongyuliang/upload/2003/06/07/131241.doc
第2个回答  2008-09-26
2.什么是骈句呢?看课后练习第三题。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让我们了解骈句的知识。

〔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总结,抓住特点,也为课外作业的私利《成打下基础。〕

(五)布置作业

1.仿照《陋室铭》写《XX铭》,长短不限,把握《陋室铭》的精髓并有所体现即可。

2.背诵并默写《陋室铭》

3.预习《爱莲说》,要求熟读并完成有关练习。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教师板书或投影显示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

l.请同学朗读自己的“铭”文,常见内容如《教室铭》、《作业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锻炼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2.利用投影学习字词,教师出示内容,请同学判断,集体订正。

3.结合注释了解作者。

4.教师引导,“说”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明事物,也可以通过写人、状物来讲道理。《爱莲说》是一篇情致饱满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小品,文章通过传神之笔,精妙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可爱的莲花写生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株莲花,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描述一下莲花的姿态。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加以点评。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加大课时容量,字词教学可扫除词语中的拦路虎,请学生描述,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l.教师引导;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听录音,边听边用笔作勾画。

2.请一名同学朗读,同学作点评,然后全班齐读。

3.请同学找出直接描写莲花外部特征及内在气质的句子,并结合注释分析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不可亵玩焉。”从生长环境来看,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莲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4.请同学在2分钟内背诵“予独爱……不可亵玩焉。”并且当堂默写。

5.对照注释自读第二段,请同学翻译第二段。

6.本文以“爱”为意脉,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提示:反衬手法。

7.作者赋予它们怎样的品格?

作者连用三个拟人,把菊花比做“隐逸者”,用它的抗霜表现人的孤傲,呼应文章开头“晋陶渊明独爱菊”,这是正村;作者把牡丹比做“富贵者”,用它的富丽浓艳表现世人的庸俗,这是反衬。

8.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描写莲花的文字,是和“君子”的性格特征浑然熔铸在一起的,作者名为写物实则写人的方法就是“托物言志”,其科学的定义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志愿,叫做“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投影定义内容)。

9.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慨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名逐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11.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生活态度,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把莲花比做“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现人的高洁,作者刻画莲花,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情志和人格操守,表达自己鄙弃追求名利的士大夫的表现,歌颂德行高尚的君子行为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要求学生勾画阅读提示的要点,明确学习《陋室铭》的素质教育目标。

师生讨论,逐条板书或投影显示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处境作一些了解。让我们先复习有关刘禹锡的生平,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调整仕途得失的一条基本心理原则。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2.结合注释学习“铭”,让学生当堂记忆。教师当堂抽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订正读音及节奏,全班学生齐读。

〔复习旧课知识点:引入新课的学习,当堂记忆并检查,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给合都是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疏通文字,时间为四分钟,教师巡视,个别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结合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示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提奖全篇大意?是什么意思?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2)文章头两句有何作用?

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3)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薛青草,登阶入室,并无荒芜之感,倒有一股生气。

(4)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两句。

(5)文中是怎样描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的?先找出文中原话,再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边讨论边明确:“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作者的陋室充满文化气氛,来客全是饱学之士,与主人兴致盎然地谈古论今,可以想见其妙语连珠。意趣横生的场面。客人去后,主人焚香弹琴,或翻阅经书,参悟妙理,可以想见其安逸潇洒之风度。居住在陋室,远离尘嚣纷争,心情平静清畅,不受官场羁绊,免于劳体伤神,落个心静体闲。

(6)要求学生在两分钟之内背诵,教师当堂抽查,对背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7)是不是刘禹锡真到了道家所言“清静无为”的境界呢?

不是。

(8)从哪里看出来的?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他用诸葛亮和杨雄的故事,暗示自己不会永远深居陋室,有朝一日定能施展才华,兼济天下。

(9)作者一方面写自己的心静体闲,一面又暗示自己要再展才华,兼济天下,是否矛盾?为什么?

作者一方面是向朝中当权的保守派显示自己并没有遭受打击郁闷寡欢;另一方面,是等待时机,再图报效国家。

(10)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这是个文言倒装句式,“之”起连接作用,无实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篇末以圣贤之语自勉,而且呼应开头。意味无穷,是画龙点睛之笔。

(l)全班齐读(齐诵),再次体会文意。

〔这一部分的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讲析上应深入浅出,在学生主动的学习中完成素质教育目标。〕

(四)总结、扩展

1.教师引导:这篇散文被选入唐宋名篇朗诵经典,读起来清脆作响,落地有声,妙不可言,后人纷纷摹仿它的结构和韵律作“铭文”,是什么缘故呢?
第3个回答  2008-09-27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来倍受人们推崇。《语文课程标准》将其列为中学生必读古文之一,各种版本的教材也均把她作为精讲课文。然而文中一处有误的注释却始终未被更正。这就是“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仔细查阅各种版本的注释均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下同”是指另两处,即“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与外人道也”。这两句均为桃源中人所言,这样解释无可争辩。但“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也这样解释就十分谬误了。此处的“外人”应作“世外之人”,也即“世俗社会以外的人”。理由有三:

首先,从前后文关系上看。“悉如外人”是指“男女衣着”,就是说:人们的穿着打扮都像“外人”。

是谁眼中的“外人”?从“缘溪行------怡然自乐”都是写渔人进入源中前后所见景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多姿多彩的优美环境中,渔人之“甚异之”、“欲穷其林”,固然是极写此处桃花林芳香与色彩的神异,又何尝不能传达出渔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慨叹。与外界联结的通道之幽深将桃花源渲染得更为神秘。不为人知的无名山洞竟闪烁出忽明忽暗之微光,勉强能通过一个人的小山洞延伸数十步之后竟然另有洞天,确乎神极!渔人进得洞来,但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其间恰当地点缀着良田、美池、桑竹之类,好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这幅静美的画面竟有“鸡犬相闻”之声飘来,撩人情怀。更有男女从从容容“往来种作”,老人们倚墙静坐于阳光下闭目养神,间或悠然地拉扯家常,小孩们则或团坐说笑或追跑嬉戏,好一幅逍遥自在、恬静安乐的生活图景。这些显然与世俗社会的污浊、纷争格格不入。为何惟独穿着打扮与世俗社会一模一样呢!因此可以判断“外人”当指渔人所熟知的人以外的人,也即渔人所在世俗社会之外的人。

再看下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里省略的主语是源中人,他们看到渔人的反应是“大惊”,并立刻看出不是自己人,“问所从来”。如果渔人的衣着跟他们一样的话,他们的反应有必要如此夸张吗!就此可见,将“悉如外人”中的“外人”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是不合情理的。

其次,从史实的角度看。据桃源中人说,他们是“避秦时乱”而进入桃源的,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是说他们应该基本保持秦时的穿着才对。而作者写明的时间是“晋太元中”。从秦至晋其间数百年,社会状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饰的演变也再自然不过了。要让桃源内外的服饰变化同步进行似乎不大可能。

而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又一个大转变的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受胡服的影响最为强烈。他们将胡服中窄袖紧身、圆领、开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饰中来。汉族贵族也在胡服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方法是将其长度加长,加大袖口和裤口,改左衽为右衽。但礼服仍然是传统的汉族礼服形式。而传统冠服制在汉代才确立 。汉代深衣仍很流行,汉代是传统冠服制的确立时期。汉代的裤是开裆的,裤,古称绔。《说文》:“绔,胫衣也。”《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 因此将“悉如外人”中的“外人”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

第三,从陶渊明的哲学思想上看。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是那种小国寡民、与世无争的社会形态。本文就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理想。在那里生活着的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这是和他处的环境有关,他处在东晋的末年,他生活的很长一段时间是在东晋的最后一个年号“义熙”年间。“义熙”年间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官场非常黑暗,而他做一个小的地方官。他不能够忍受粗俗的上级的指手划脚,也不能够忍受和民众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所以他选择了归隐这条路。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人格和自己的社会理想、人生信条的一种自我的珍视、珍爱,所以他做了一个隐士。这样的人生道路对于他个人来说当然是很痛苦的,他有一些田产,但是很有限。所以他到40多岁以后亲身参加劳动,这在古代诗人里是很少有的。他那些描写自己亲自耕种的这些诗文不是虚构的,他是有真切体验的,这个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不必说了。在劳动当中,使得他更加的亲切自然,使得他的人生态度更加恬淡,使得他和周围的民众、农民们有着一个真切的、很朴实的关系。应该说他的晚年生活是安逸祥和的,但他并未放弃他的理想。试想他怎么可能在他心中美好的生活图景中抹上自己所厌弃的生活场景呢?因此说“桃源中人穿着跟世人一样”有违作者初衷。

综上所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能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该解释为“世外之人”。一管之见,请方家指正。
第4个回答  2008-09-27
翻译最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