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主要有哪些表现?

如题所述

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与遗传密切相关的肌肉变性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和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临床上均有发现。
临床表现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双侧对称性肌肉无力及萎缩,面肌、眼肌、肩胛带肌肉通常最先受累,从而表现为面部表情少、眼球各方向活动不全、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但感觉传导一般正常,部分患者伴有心肌损害及心脏传导功能障碍,肌电图检查可证实为肌源性损害,但神经传导速度一般正常。血清谱CK及LDH明显升高者可见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肢带肌营养不良症和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X线、心电图等可以帮助检测患者心肌受累的严重程度。
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为主,例如鼓励患者适度活动,积极开展康复功能锻炼,上肢锻炼抬举、俯卧撑、扩胸运动;腰部锻炼仰卧起坐;下肢则练习下蹲起立、立定跳远等;踝关节热敷后适当手法牵引;旨在改善脊柱畸形和关节挛缩的矫形治疗;给予三磷酸腺苷、肌苷、激素类药物、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由于本病为遗传相关疾病,所以近年来已广泛开展筛查基因缺陷携带者、产前诊断及人工终止病胎妊娠等预防措施。肌营养不良大多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自身基因突变引起的,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理、肢体功能锻炼。
对于肌营养不良,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药物就是激素类药物,例如泼尼松、地塞米松,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是用药后能够改善肌营养不良现象。
另外,对于肌营养不良患者,在饮食上也需要调整,平时应该多吃一些富含钙质以及蛋白的食物,例如乳制品、豆制品、瘦肉、鱼肉等,而且要注意饮食结构合理。
同时还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当发生肌营养不良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指导用药治疗,尤其是激素类药物,不可自行随意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3
肌营养不良常见症状有哪些?
1、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表现为面肌、咀嚼肌、胸锁乳突肌、肩带肌、四肢肌肉萎缩。表现用力或握拳后,松开困难,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可加重本病。
2、远端型肌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四肢的远端,手肌及足背伸屈困难,不能用足尖、足跟行走。
3、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肩部肌肉及上臂肱二、三头肌萎缩无力,可出现双眼闭合无力,吹哨、鼓腮、双肩上抬困难。
4、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表现为骨盆带肌肉萎缩无力,走路呈鸭步,患者上楼、蹲下起立困难。也可表现为上肢肩带肌萎缩无力,出现"翼状肩胛"、斜方肌、胸大肌萎缩,抬举上肢困难。
第2个回答  2023-01-07
肌营养不良是一种会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在初期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通常会被忽视,当病情逐渐加重后就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也会影响患者正常活动。所以目前需要尽快了解及营养不良的症状,再从中治疗或预防,那么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该病究竟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肌营养不良类型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肌营养不良,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具体如下:

一、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如果患者属于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发病初期会发现上眼睑开始下垂,额纹和鼻唇沟会逐渐变浅、变短,比例看起来不协调。病情逐渐进展后患者会发现自己上肢不能做抬高的动作,要非常用力才可抬高。患者在做皱眉、闭眼、闭口、鼓腮等动作时会感觉有难度,而且肱二头肌、三角肌会逐渐萎缩。

二、良性型肌营养不良症

这种类型的肌营养不良症一般好发于5~20岁之间,在初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多数患者不会重视,当病情逐渐加重后可能会影响正常行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病情逐渐进展还会影响到心脏,从而引起心动过缓,房颤等,患者会有心慌、心悸等症状。

三、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该类型的肌营养不良一般与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很大关系,男女都可能会发病。患病初期患者的上肢会受影响,做上举动作比较困难,之后症状会逐渐加重,且会累及到下肢肌肉,易造成肌肉萎缩,患者在做上楼、蹲起等动作时会感觉特别吃力。

肌营养不良的症状表现有以上几点,如在生活中有类似异常就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前往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在初期可以选择服用辅酶q10,这是一种脂溶性的抗氧化剂,可以激活人体细胞。治疗期间也要做好日常护理,促进肌肉恢复正常活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