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问题,中文专业的帮解答啊!

文学文本究竟有没有确切的“原意”? • 如果文本没有确定的“原意”,根据什么 来区分文本的优劣?又怎么判断接受活动 的合法性和读者的接受水平? • 如果有原意,接受怎么克服文学特点带来 的不确定性?又怎么消除读者和文本之间 存在的时间距离?

有原意啊。但那差不多就存在于作者的脑子里,有时连作者也许都不清楚,比如那些带有实验性的小说。作者在写东西时,势必是在他的生活基础之上的,受到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他也有自己的隐含读者,希望有知音来把他文本具体化,达到共鸣。

但是在文本流传中,又要发生异变,这个和读者的文化观念政治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和欣赏能力有关,导致思想形象和情感的异变,这个在比较文学里见的最多了,比如日本人把白居易的诗歌当作最好的,美国的垮掉的一代崇尚禅宗和尚寒山的诗歌。
虽然有异变,但是好的文章和文学总是有无限张力,之所以能超越时代和民族,就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总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莎翁的四大悲剧想必有深刻人生经验的人总认为是好的,琼瑶的东西虽然纯情但总有那么点矫情。后者火在特定的年代和人群里,莎翁却没被忘记过。
作品有张力,源于他的文字承载力量,不管怎么新鲜的解读,势必要从文章中来,能合情合理,这也是各种二十世纪文学批评解读的可行空间。文本是他的天空,解读是鸟但要在文本里翱翔。比如表现主义卡夫卡,城堡有多样寓意,你能说他是批判性的,也能说他是哲理型的,也能说他是审美性的。如果有人从里面读出了金瓶梅的内涵,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不知能否让你满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6
英美新批评学派早已清理过“意图谬误”(作家意图)和“感受谬误”(读者反应),文本有愿意,这是肯定的。文本意义的可确定性由文本内在语境决定,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则由外部参与语境决定。即使可确定的部分,也不是一种现成的和完成的,而是一种由若干空缺构成的理解区间。阐释者用自己的语境指引这些空缺实化。接受活动的合法性就在于个人解读不脱离那个文本性的断点区间。这种合法性践行得如何,体现着读者的接受水平。“怎么克服文学特点带来 的不确定性”,这是乌龙问题。说不完的经典从来就因为不确定而流芳百世,克服了特点就没有特点了,文学也就不再是文学。“消除读者和文本之间 存在的时间距离”,这同样是很奇葩的想法。距离产生美;消除读者和文本之间 存在的时间距离,就等于消灭以审美为核心功能的文学。本人是学文艺学的,教过文学概论,不会瞎说的。
第2个回答  2013-11-16
原意是存在的,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具有构思这一过程的。文本的优劣不能用简单的标准来衡量,政治或者表现手法都不应该是,而应该从文本本身出发。文学的特点就是多样性,不必克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法消解,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解读追问

可以封开简单论述一下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