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齐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不是孙膑用兵如神?

如题所述

齐魏“桂陵之战”孙膑使用“围魏救赵”之计策大败庞涓。十年后齐魏大战于马陵,这两位曾经的师兄弟再次在战场上交手,孙膑采用“减灶”之计策诱敌深入,最终庞涓兵败身亡,魏国10万大军被歼灭。


马陵之战背景

《史记》: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

虽然魏国在“桂陵之战”中吃了败仗,但并未元气大伤,魏惠王把局势稳定下来之后,跟各诸侯国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准备与秦国决战。公元前344年,魏惠王驱使12个小诸侯国,带甲36万朝见周天子,秦国惧之。商鞅认为就秦国目前的实力无法与魏国抗衡,于是商鞅游说魏惠王,奉其称王,让魏惠王号召大国朝见周天子,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魏惠王中秦国之计,召开逢泽之会,想实现霸主之梦,在会议上赵国、秦国都派人参加,唯独韩国没有参加。公元前343年,魏惠王举办登基大典正式称王。公元前342年,魏国联合赵国发兵讨伐不出席会议的韩国,韩国抵抗不住,向齐国求援,马陵之战爆发。


孙膑是如何以弱胜强,歼灭魏国10万大军?

《史记.孙子列传》: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

齐国决定支援韩国,孙膑认为不要过早派兵增援韩国,先通知韩国齐国必救之,暗地与韩建立良好关系,让他们追随齐国。等魏军疲惫之时齐国再趁机伐之。这样一来齐国便可名声大涨,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孙膑还提出不需直接发兵韩国,跟桂陵之战一样功敌军之所必救。

公元前342年田忌率领齐国大军十万浩浩荡荡直奔魏国首都大梁。魏惠王听闻后怒发冲冠,齐国又来搞破坏。于是魏惠王下定决心一定要歼灭齐国主力军,以此来教训齐国。不久庞涓率领军队与太子申的部队会和,准备给齐国一次致命性的打击。

齐将田忌听闻魏将庞涓率领魏国精锐部队“魏武卒”迎战之时便开始胆怯,齐国兵力一直不如三晋,常常被他们嘲笑,如果“齐技击”与“魏武卒”交战,齐国必败无疑。

此时孙膑提出采用“减灶退兵”之策诱敌深入,方可灭之。孙膑认为三晋是老霸主一项瞧不起齐兵,他们称齐兵为怯懦之兵,所以齐军要非常狼狈的逃跑,让魏军觉得齐军无路可走,孙膑的目的是为了让敌军轻敌而诱之深入。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

庞涓听闻齐军逃跑,立即追击,第一天庞涓发现齐军的行军灶够10万人吃饭,庞涓开始担心,他没有想到齐军有10万,但是还是继续追击。第二天庞涓发现齐军军灶只够五万人吃饭,庞涓开心之余说:都说齐军是乌合之众果然如此,还没有交战就逃跑一半”。于是庞涓继续追,到了第三天,齐军的军灶只够3万人吃饭,庞涓又开始担心,如果继续追击齐军,恐怕追上齐兵之时,齐兵早已逃光。于是庞涓决定让大部分魏军撤退,自己与太子申带着一支精锐部队继续追击齐军。

齐军一路逃跑来到马陵,马陵大致方位在今天山东鄄城附近,孙膑就在鄄城长大,他对鄄城的地形再熟悉不过了,于是孙膑在马陵摆阵等待魏军的到来,那么孙膑摆了什么样的阵势呢?

孙膑来到马陵之后命人用石头将前方的道路堵塞,之后将路旁一棵树的树皮剥下,写上庞涓死于此。孙膑料事如神,他知道魏军傍晚会赶到马陵,魏军赶到马陵之后,定会疏通道路,随后点火查看树上的刻字。于是孙膑在山头埋伏上万名弓箭手,只要魏军一点火,立即乱箭射之。

当魏军来到马陵之后,庞涓发现前方道路堵塞,他并没有察觉可能其中有诈,庞涓觉得是齐军畏惧魏军而将路堵塞,从而延缓魏军的追击。于是庞涓命人清除道路,结果发现旁边的树上刻有字,但是又看不清楚,于是庞涓命人点火查看。魏军一点给齐军发送的是军事信号,齐军立即万箭齐发,庞涓试图突围,但是前方后方道路已被堵死,无路可走,魏军十万精锐部队全部覆灭,魏国战神庞涓和魏太子申被射死。


马陵之战是魏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魏国霸主地位突然崩塌,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大国抗衡,于是周边诸侯国趁魏国国力衰弱,开始落井下石,楚、赵、秦等大国开始占领魏国领土,魏国70年的霸业付之东流,逐渐沦为墙倒众人推的悲惨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