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穿越到古代遇到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并和他们交谈的作文

如题所述

我喜欢范仲淹,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苏幕遮〉,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为历代传诵。欧阳修曾称<渔家傲>为“穷塞主词”。著作为《范文正公集》。范纯仁是他的次子,父子都当过宰相。
“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在答友人梅尧臣的《灵乌赋》(大概是在景佑三年(西元1036年)他同欧阳修、余靖、尹洙诸人因言事被贬谪的时期所作。因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当时梅尧臣作文《灵乌赋》力劝范仲淹要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灵乌赋》为范所作的同名答文)中强调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更是彰显了古代士大夫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即现今所谓的“知识分子的良知”)。
范仲淹此言颇类似于美国开国前期争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原文是
patrick
henry
在公元1775年的“给我自由,否则给我死”-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但比他早讲了七百四十年。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最好了,他为人也非常不错,当然这三都挺好的,个人爱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3
与欧阳修对话
  游醉翁亭,偶遇欧阳修。
  我问欧阳修:“世事如此繁杂,人心莫测,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何时了。若为官,阿谀奉承者无数。若为民,讥讽冷酷者无数。尘世如冰窖火海,置身于此,何以为乐?”
  欧阳修笑而不答,指目山水。
  我问山,何以为广?山谷回音,浩荡不绝,林木萧萧,风吹树啸。鸟兽于其中,唧唧喳喳,上蹿下跳,野兽捕食,前追后赶。至于山腰,俯身为草,仰首为叶,密不见日。莫测山高,已是云雾环绕,巨树参天,花草迷蒙。多次以为已置身山顶,山路却层出不穷,曲径通幽。最终山路已尽,松柏成林,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我以此为广,沿路下山,却见奇花异草,芳香扑鼻,闻百鸟齐鸣,婉转动听,此则来时错过之景。然则览众山小为乐,或观山林景为乐?
  我问水,何以为清?水声潺潺,静石沉底,急流撞石,石棱磨平。风抚光照,波光粼粼,金波闪耀,绿草相依,美不胜收。我沿溪直上,见瀑布披于山巅,水花千丈。鸟兽前来饮水,其乐融融。
  而我以此为清,却不见鱼虾戏水其中。水清又如何?水至清则无鱼,好比月朗则星稀。然则水清为乐,或游鱼为乐?
  我复问欧阳修。欧阳修闭目微笑,轻轻点头。
  山高则无鸟兽,水清则无游鱼。处人世,不可处处顺亦不可时时怨。如欧阳修,仅是闭目,拥山水入怀,顺其自然,处处皆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