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褐在古代是什么意思,解褐和释褐的区别

如题所述

释褐涵义:

一: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二:指进士及第授官。

区别:“释褐”、“解褐”都有“脱去布衣,担任官职”义,这是本义。“释褐”也称“解褐”,两者含义大致相同,没有区别。

例:东魏武定元年《崔景播墓志铭》:“释褐大尉行参军,寻转司空城局。”

东魏兴和二年《敬显儁碑》:“公名,字显儁……解褐奉朝请。”


扩展资料:

在汉魏六朝碑刻文献里,“释褐”、“解褐”、“释巾”、“解巾”、“脱巾”等是同义词。据笔者穷尽性调查,其中“释褐”50例,“解褐”39例,“释巾”3例,“解巾”5例,“脱巾”3例。

景明二年,解褐明威将军、冗从仆射”。与“释巾”、“解巾”、“脱巾”三词不同的是,“释褐”、“解褐”还有“从某一官职升任他职”的引申义,“释褐”有7例,“解褐”有6例。各举两例:北魏正光五年《元宁墓志》:“君托岁怀经……旨补骑官之任。释褐殿中将军。”

北周大象元年《封孝琰墓志》:“年十六,辟为主簿……释褐秘书郎中,转太子舍人,典文记。”北魏正光元年《刘滋墓志》:“曾祖孑遗,皇始之年,初宦圣魏,解褐入朝,带仗给事。”北齐武平二年《裴子诞墓志铭》:“养第四弟子虔道,辟州主簿,解褐开府参军事,年廿。”

可见,“释褐”和“解褐”的意义是一致的,都有“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无职贵族)开始为官”、“从某一官职升任他职”等从本义引申而来的意义;而“释巾”、“解巾”、“脱巾”三词的意义是一致的,仅有“(无职贵族)开始为官”一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释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4

“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同时也有指进士及第授官。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

古代“褐”是指粗布短衣。褐最早用葛、兽毛编制,后来通常用大麻、兽毛织就,是古时贫贱的人或地位卑贱的人穿着的衣服。“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区别:“释褐”也称“解褐”,两者含义大致相同。没有区别。



扩展资料:

“释褐”类词意义嬗变。

由于“释”、“解”、“脱”三个语素同义,“褐”、“巾”两个语素类义,所以可以通过语素替换,组合成“释褐”、“解褐”、“释巾”、“解巾”、“脱巾”等复音词。语素的替换导致复音同义词的增加。

那么“释巾”、“解巾”、“脱巾”三个复音词的意义为什么没有全同于“释褐”、“解褐”呢?此五词本义相同,引申义为何不全同?笔者认为,词语本身和深层文化决定了语素的选择。

在“脱掉”一义上,就语体色彩来看,语素“释”和“解”的书面语色彩要明显强于“脱”。碑刻是一种非常正式的应用文体,书面语色彩强的词语会优先成为被选择的对象。

在这里,重要的不是本义与引申义之别,而在于这两个语素的代表性哪一个更强一些。“巾”为头衣,“褐”为上衣。刘熙《释名·释首饰》:“二十士冠,庶人巾。”

《玉篇》:“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直到汉代,头巾仍用于庶人和隐士。后来,为官之人散居时,亦戴头巾,豪强地主居家装束亦是头巾,这是封建社会成年男子的常用头衣,并不能说明人的真正身份。

“褐”则不然。《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褐”这种粗麻布短衣,是劳动者的专用服装。《孟子·公孙丑上》:“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

“褐夫”是穿粗布衣服的人,古代用以指贫贱者。封建社会中的为官之人、豪强地主等平时的上衣亦是丝帛之物,而非粗布衣。这是能起到区别身份作用的装束。因此,上衣“褐”比头衣“巾”更能代表平民身份。

因此,由“释”、“解”分别与“褐”所组成的“释褐”、“解褐”就被碑刻文体优先选用,其使用率很高,自然容易引申。

那些开始为官的平民是无官职可言的,开始为官的贵族本也无官职可言,虽身份不同,但在无官职一点上是相同的。

故“释褐”、“解褐”既可以用来指“平民开始为官”,也可以用来指“(无职贵族)开始为官”。因为词义引申的实质是缩小内涵,扩大外延。这是语言的内部因素在起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10
古代“褐”是指粗布短衣。褐最早用葛、兽毛编制,后来通常用大麻、兽毛织就,是古时贫贱的人或地位卑贱的人穿着的衣服。“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