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7到8岁孩子

任性

7岁、8岁的孩子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经常会叛逆,给家长添很多麻烦,导致很多父母都比较头疼,主要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长了很多心眼,撒谎、厌食、贪玩等问题都会出现,那么如何教育7岁、8岁的孩子?方法/步骤: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我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很重要,比如饮食起居、穿衣洗漱等等,应该让孩子都按时的吃饭、刷牙等,即使放假在家,或者家里没有大人了,孩子也应该按照自己以往习惯来,这样对孩子将来大有好处。多让孩子发展不同的兴趣。很多时候7、8岁的孩子感觉无所事事,做完作业了,没有什么事情做,就想着捣乱了,所以家长们应该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或者给孩子买个轮滑鞋,让孩子根据自己兴趣,自己练练轮滑等,喜欢踢足球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多去踢踢球等,通过发展孩子不同的兴趣,既能增强孩子体质,又能让孩子不再去哭闹惹事。惩戒和鼓励同时进行。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往往很着急,比如我的孩子也有时候会一不如意就在趴地上哭闹,或者撕打爸妈,家长气的想打孩子,但是要注意惩戒的尺度,不要过分了,孩子头部、脸部不能打。适当的惩罚后,如果孩子知道悔改,有好的表现或者认错了可以进行一些鼓励。多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活,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一些。如果7、8岁的孩子放暑假了,一般都会比较调皮,因为没有事情干,学习累了就想着发个坏什么的,特别是男孩子。遇到这样的孩子,家长们最好给他们安排一些家务活,比如择菜、拖地、扫地、倒垃圾、洗衣服等等,让孩子感到劳动的快乐。用榜样的作用激励孩子。同龄孩子之间往往都喜欢互相比较,家长可以借助这个特点,让喜欢调皮、不听话的孩子有所改变。可以拿孩子的同学或者邻居作比较,让他们的优点作为孩子的学习目标,鼓励孩子向他们学习,告诉孩子你可以做的更好,这样孩子往往很有拼劲。尽量通过游戏等方法提高孩子自信心。7、8岁的孩子还是非常喜欢游戏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游戏法,比如给孩子买一些益智的、培养手眼协调能力的玩具,能增强孩子毅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一,陪伴孩子学习。
在孩子做作业时,尤其是要求父母为其听写生字、判数学题或检查背诵时,父母要放下手里的活计与孩子一道完成家庭学习任务。事实证明,学校通过留作业的方法调动家长参与,是培养孩子的有效手段。
第二,让孩子明确学习是他应尽的义务。
目前,许多小学在推广"快乐教育"的经验,为的是让孩子在高兴中学习,这不失为是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孩子学习一个时期,尤其是升入较高年级,许多孩子就会产生"学习的内容没有用"的看法。为什么呢?任何提高学习兴趣的手段,它的效用都是短暂的,长期起作用的在于孩子树立把学习当作自身应尽义务的观念。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这种观念,告诉孩子学习成绩同以后个人的前途和职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做父母的还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讲述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怎样在自己的生活
中发挥作用。这样,孩子对学习的愿望就会增强而且持久。
第三,引导孩子认识知识的用途。
怎样向孩子表述知识的用途呢?对于学英语,可以这样举例:学了英语可以上网冲浪,或者可以给澳大利亚或英国的小朋友发电子邮件,和他们聊天交流。这样的表述简单明了,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家长们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引导孩子,激发孩子学习各种知识的兴趣。作为教师更要学会按"能近取譬"的原则阐释学科知识的魅力,把孩子吸引到知识的海洋里。
第四,家校携手培育祖国的花朵。
教育专家们认为,同学校联系是重要的,它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都有关爱孩子之心,学校管理者应利用家长的这种需要开展某些活动例如家长会、家长进课堂陪读、教师家访等。这样做的结果是交流意见,取得共识。学校的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第五,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
我曾称过自己孩子的书包,重7.5斤。打开书包发现里面书本、卷子、学具、废纸等胡乱叠放,让孩子找一件物品,他要翻腾一阵儿。于是,我有意识地检查孩子书包,并建议孩子把物品归类摆放,按课表安排准备学习用具。这样,孩子慢慢学会了整理自己的书包,从而也在生活自理方面取得不小的进步。
第六,安排好时间和空间。
一份关于美国儿童的调查表显示:把上课的时间都加起来,一人一年用于上课的时间只有51天,而且要假设这51天是昼夜不分地上课,不睡觉、不吃饭、也不玩耍,其余的时间都跑到哪里去了?我国的儿童可能会好一些,但也到处是时间浪费的现象。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好时间和空间。孩子应该有一个作息时间表,平时的作息时间应与周六和周日有所不同。在家里孩子应该有一个使他感到舒服的学习地方。
第七,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要有所行动,制定学习计划是行动之一。家长要帮助孩子确定重点和目标。除了制定学习计划,家长还可以建议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共同做作业,这样可以互相帮助,有些孩子不听自己家长的话,但愿意听同学家长的话。
第八,惩罚孩子要适度。
奖励与惩罚是树立行为规范的手段。在是否惩罚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可以施加不是太过分的惩罚办法。但是,惩罚不应该是家长感情用事时的行为。只有当孩子有错误行为,或者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时,惩罚才是有意义的。如:在他打伤了别的孩子后,他就要为被打伤的孩子进行赔偿;如果他故意毁坏了东西,那就得从他的零花钱中扣除损失费或者罚他干活;如果孩子偷东西,那么就得让他拿出来并让他认错。家长决不能对孩子进行过分的惩罚。更需要家长注意的是,不进行耐心教育而施加过分的惩罚会导致孩子产生反抗和报复心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8-10
青春期的孩子都一样,想想自己是怎么过来的。适当引导,尽量不要过分干涉,让其平稳度过即可。能以平常心的态度与他交流,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再在其不经意间进行引导最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