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菜和外婆菜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外婆菜”其实就是客家梅菜扣肉,是一种乡土菜。秋末冬初,天气晴朗,正是晒梅干菜的好天气。外婆见菜园里的荠菜抽了苔,有如拇指般粗细,荠菜心花蕾未绽,形如秋萄,脆嫩味甘,正适合采割。外婆进屋拿来菜刀砍下所有的荠菜,拿到晒谷坪的竹竿上晾挂几天。待叶子变软时,放进脚盆里,撒上盐,用手使劲揉搓,待荠菜渗出一些菜汁时,便把荠菜捆成团装入陶瓮,码放一层撒一层盐,装满后用荠菜叶把瓮口封严。过了十天半个月,取出晒干,便成色泽金黄、咸酸味甘的梅干菜。用梅干菜烹制的菜肴, 其鲜香之味,令食者难以忘怀。外婆最拿手的是梅菜扣肉。外婆先把五花肉洗净,放水里煮熟, 在煮熟的五花肉皮上抹上酱油蜂蜜,再放到烧开的油锅里煎炸,待猪皮在油锅里不再有“噼里啪啦”声音后捞起猪肉,把猪肉放到冷水里浸皮,浸到猪皮发泡后切成小块,码放到大碗里,再把放酱油八角葱蒜炒熟入味的梅干菜铺在猪肉上,上锅蒸半小时后取出,拿一只盘子扣在大碗上把猪肉倒过来即可,一碗香喷喷、令人食指大动的梅菜扣肉即端上了桌子,直吃得我们大快朵颐、唇齿流油、满嘴生香。五花肉因渗入梅干菜清香变得肥而不腻,而梅干菜又因肉香滋润变得浓香扑鼻。

后来,广东上举通往福建的( 上) 举( 湍) 溪公路开通,大桥横跨河面上,我们去咸水再不用走险象环生的木桥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实施菜篮子工程,人们的餐桌上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分田到户后,父母亲早出晚归,专心侍弄田地,生怕怠慢了庄稼,渐渐地,我们家粮食开始充足起来,几年后,地瓜芋头等粗粮食品也逐渐从我们的餐桌上淡出,大米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主角,炒米粉、做米粿、打糍粑……父亲经常变换着方式做给我们吃。90年代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这时的菜市场肉类充足、菜品丰富,想吃什么市场上都能买到,加上我们家有了足够的粮食,开始养猪、养鸭、养鸡,还挖了池塘养鱼, 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大鱼大肉已成为我们的家常菜。在我们所在的县城,随着年轻一代的追捧,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洋快餐日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后来,人们口袋里钱多了, 开始追求养生,追求绿色无污染和有机食品,对吃的要求也高了起来,蔬菜要吃新鲜“绿色”的, 粮食要吃当年有机的,鸡鸭要吃山地放养的,鱼虾要吃没污染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天然无污染的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怎样搭配能够保持身体健康,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追求绿色原生态食材成为国人健康饮食观念的主基调,饭菜一天比一天丰盛、精致、健康,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得精、吃得健康的转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1
一、外婆菜是梅干菜吗

外婆菜不是梅干菜。外婆菜是难得一见的时尚湘菜,拌饭极好,口感美味,具有开胃下饭,降血脂、软化血管、滋养容颜的功效。

二、外婆菜的作用与功效

1.解热、镇痛:辣椒辛温,能够通过发汗而降低体温,并缓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

2.预防癌种: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它可阻止有关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终止细胞组织的癌变过程,降低癌症细胞的发生率。

3.增加食欲、帮助消化:辣椒强烈的香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4.降脂减肥:辣椒所含的辣椒素,能够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防止体内脂肪积存,有利于降脂减肥防病。

5.但是过多食用辣椒素会剧烈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痛、腹泻并使肛门烧灼刺疼,诱发胃肠疾病,促使痔疮出血。

外婆菜对辣椒的品质要求很高,作为鲜食的辣椒应以大小均匀,果皮坚实,肉厚质细而脆嫩新鲜,无虫咬、黑点和腐烂现象者为上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