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如何短期内练好24式太极拳的秘籍

如题所述

1.速度要均匀
初学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稍慢,
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打一套“简化太极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钟,有的人慢练,可长达8~9分钟,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极拳”为8~10分钟, “八十八式太极拳"需要20分钟左右.
2.架势不可忽高忽低
对于初学者,太极拳并没有划分一个明确的姿势高度,姿势高与低是要看你自身的状况。不过这个高度必须在起势时确定下来,之后也不能在整套动作中任意更改。另外,体弱者在开始最好采用高一点的姿势,随着动作的熟练和体质的增强,可以考虑降低姿势的高度。
3.要适当掌握运动量
太极拳运动虽然不如体操运动和其他长拳运动剧烈,但是由于它要求在上下肢呈一定的弯曲情况下做慢动作,加之要求全身内外上下高度集中统一,所以,还是有一定运动量的。特别是下肢的运动量比较大。因为打这种拳,一方面要求两腿分清虚实,体重经常由一条腿来负担,而这条腿又是在膝关节弯曲情况下来支撑体重的;另一方面,由一个姿势转到另一个姿势、重心由一腿过渡到另一腿上时要求缓慢,用的时间较长,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负荷量。所以,初学的人练完一两趟“简化太极拳”,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坚持练下去,这种腿部酸痛现象,就会消失。
你的体质是决定你如何锻炼的关键,练习太极拳也是如此。应该练习多久太极拳,应该达到怎样的练习量,都需要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加以考虑。一般来说,身体健康的人,可以考虑打一趟或两趟。而老人和体弱者则应该选择其中一组或几个动作专心练习,同样可以达到锻炼效果、。
患有腰间伤病的人,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必要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总之,在初练太极拳时,运动量的掌握务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应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4.要持之以恒
练太极拳和从事其他体育锻炼一样,贵在坚持。不仅开始时要积极参加练习,而且一定要坚持继续练下去。根据自己生产、工作或学习的时间情况,最好每天在业余时间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或是认为已经练会了,或者感到病情有所好转,就不再继续坚持练习。那样,不仅不能逐步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地收到坚持练太极拳增强体质和治病防病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2
要想练的好,只有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没有别的方法,唯一一条路,多打多练,拳打千遍理自明,祝顺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