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前的小孩需要学背古诗词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三岁小孩需要背诵古诗词吗?我的回答是需根据情况而定。对于那些家教很好,天赋很高,记性好,理解、接受能力强的孩子来讲,很需要。为什么?因为这些小孩可能从1岁多会说话起父母就开始教他们识字了,到三岁可能就认识了好多汉字,可以背诵古诗词了,加上有父母的讲解、正确引导,其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甚至也开始尝试自己写诗歌了;反之,对于那些记忆差、理解、接受能力差,家教不好的孩子来讲,就不需要背诵古诗词了,因为这样是徒劳的,适得其反的,反而会加重孩子们的心理负担、压力,无异于是拔苗助长。这里的家教不好是指父母本身不识字,尤其是对一些农村家庭的父母来说,或虽然识字但并没有多少水平来教育,或水平高但不懂得怎么培养、教育孩子。有的父母本来就对古诗词无兴趣,怎么还会想着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呢!这与家庭气氛、环境有关。

说到此,我想起很多名人从小背诵古诗词的事,比如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钱学森、杨振宁等,他们也就是在三岁时父母就叫他们背古诗词,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教育,杨振宁更是在三岁时就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这不是一般家庭的孩子能够做到的,这与他们的父母的文化层次息息相关。当然,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在那个时代,从孩提时就接受了系统、良好的中华古典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古代诗词文化,这已深植于他们的内心中,就是后来他们成为自然科学家,研究物理、数学,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他们也不会忘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且修养很深。

这说明学好古诗词,中华传统文化对他们的成长之路,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大大提高了他们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好语文,对理解其它课目很有帮助。

再说说中国古诗词文化,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经典文化,学习古代诗词益处多多。古诗词已传承几千年了,至今人们仍然在学习,热情丝毫未减,如中央电视举行的中国古诗词大会就是代表,这就是古诗词的巨大魅力和深远影响,可以说是影响世界,因为很多外国人也在学习,还来中国参加比赛。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丢,古诗词不能丢,我相信,中华古诗词将会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不会中断,这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延绵不绝之所在,在世界上是唯一的!我们作为中国人,深感自豪!这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小孩子接受能力很强,只要教很快就能学会。先不说学古诗是希望将来怎么怎么样,我们就把一些优美的小诗当儿歌一样地教给孩子,那也是快乐的事情。何况现在的那些供儿童读的诗词都配有奇妙有趣的画面,生动活泼,只要大人教,孩子是非常愿意学的。这或许也是培养兴趣。

阎肃老师在去逝前还再三叮嘱让孙子孙女一定要好好背唐诗。这应该是他老人家的深切体会,感受到唐诗的魅力无穷,学会它有太多的益处。所以说只要有条件肯定要让该子学背古诗词。

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是没有大人眼里的难易之分的。一般一首短诗,只需讲读三五遍,孩子就能记住(感兴趣的可以试一试)。
学龄前的儿童适度诵读点古诗词有利认知外界事物,启迪智力发育,培养阅读兴趣和语感。
在选读诗词时,

当有一天,您的孩子看到他印象中,古诗描述的事物或环境出现时,他会不由自主地背出曾经学过的古诗。这样,您就成功了。试想,心情会何等的快乐呀!

祝孩子 健康 成长!

你好,孩子启蒙教育很关键。

我女儿刚会讲话的时候,记得我教她的第一首古诗《悯农》,那时候孩子9个月大,我发现她坐在床上自己玩玩具,我一般开着电视机做家务,偶尔发现每到一个儿童口服液广告出现的时候,她低头听到声音就会仰起头,看着电视说最后那个广告语,我记得最后一句是“笨熊,喝!”我女儿会同步说出最后一个字“喝”,那是2001年的冬季。刚学话的孩子听力记忆力同步在提升,当时我也很激动,这个发现让我有了教她读诗。锄禾日当午……几遍以后的一天,我当着全家人的面,我背诗她能接住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很清晰的发音。全家人都很震惊。几个月大的孩子,学说话从古诗开始了!

记得到三周两个月的时候,女儿上幼儿园了,当时已经能熟练背诵三十多首古诗。学诗的时间居然是我们每天的早晨起床前,孩子一般都醒的早,闹一早晨,吃饱还会睡的。我抓住了早晨六点左右孩子最欢实的时间,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每天让她背,孩子是夸大的,必须多鼓励!循序渐进,根本就是玩着学的,没有特别的教过她。

进入幼儿园就交给了阿姨和老师。没有继续再教她背古诗,因为孩子的快乐童年,需要有她自己的时间。三周上幼儿园学习直到现在读大学,孩子一点也不轻松啊!

这就是那个九个月学诗的孩子。我女儿。

让不满三岁的孩子学背古诗词,犹如让一个还没站稳的孩子去跑100米冲刺夺冠。

看到我的比喻,是不是觉得夸张了,一点也不夸张。 不管是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还是想要培养渗神童的角度出发,这样做都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并不符合孩子自己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育特点,更不符合认知规律。

这个时候孩子的年龄特点是什么呢? 3岁左右的孩子孩子语音发音尚未发展完善,声带较短、较薄,听觉的分辨能力较差,对相语音不宜识别,很多语音的发音还不够准确。这个时候孩子口语表达差,无意注意为主,无意记忆为主,多重复会记住,但是注意力时间短,生动活泼的形象容易引起注意,情绪还容易激动。

对于这样年龄特点的孩子,让他背古诗一是孩子没兴趣,不愿意。二是一首诗需要家长不断地反复重复给孩子听,可能孩子还没记住,家长都背的滚瓜烂熟了。三是注意力时间短,背不了一会儿孩子就不背了,再强迫他背下去,可能最后就是惹得孩子大哭,家长生气了。

当然不是一首都记不住的,是同样一首古诗,6岁的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可能1小时记住了,3岁的孩子要记好几天,而且是反复重复的练习才行。事倍功半还弄得孩子不开心,所以真的没必要那么早让孩子去背古诗。

如果想要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说一些朗朗上口的小儿歌,或者形象鲜明有趣的童谣、童诗是可以的,但不要以孩子记忆为目的,只为了在不断地重复说中,丰富孩子的词汇。这个时候小孩子喜欢重复的、有节奏的小儿歌,小短句,多给孩子听这些,对未来语言发展是有好处的。

总之,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孩子学习会事半功倍,让孩子做和他年龄相仿的事才好,学习知识的事情不要拔苗助长才好。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学龄前不让孩子尽情的享受这种乐趣,上学后属于自己玩耍的时间就少了。现在小学一年级都是“零起点”教学,现学都不晚。再说你教三岁的孩子背诵古诗词有啥用处?还不如教他一些安全防范,以我保护的知识。

不需要了,孩子在他娘肚子里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现在应该背些《四书五经》、《三十六计》之类的,如果时间允许把四大名著背一下。

对不起,我已经回答过类似问题。

我觉得不需要。我家在幼儿园的时候,真的是过得开心每一天。周末要么爬山,要么去公园。等到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买《三字经》,老师说一年级要背《三字经》。我们就买回来了,结果就带着他背,理解给他听。一个学期不到,背了三本国学。都是每天早上起来,吃完早饭就背,每天背到上学。等到二年级的时候,他自己就喜欢上了国学,自己把上面的那些小故事都看完了。在小学期间背了八本国学。其中包括《三字经》《弟子归》《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大学》《中庸》《三十六计》《论语》等,还背了五百多首古诗,在小学期间曾荣获《区语文读写大赛》一等奖。现在上中学,由于小学基础打得好,成绩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所以,在幼儿期间。他若感兴趣,就带他背背,若不感兴趣,就让他尽情地玩吧!

神童先行,而笨鸟后飞,我怕孩子大器晚成。所以因人而异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