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考生对皇帝自称什么?

如题所述

1、秦朝时称呼皇帝为“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2、西汉一些普通的文武百官称呼皇帝为“天家”。
3、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又被称为“国家”东汉时期的其他皇帝还是被称为“天家”。
4、隋唐时期,皇帝被称为“圣人”。圣人在唐朝专指皇帝圣人的称呼,最早记载于《易经》里,是君王的意思。(《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老子》、《庄子》等著作也有专门的描述。圣人在这类著作中,被誉为人间最高的统治者。圣人,还有“与圣比肩”、“见贤思齐”的意思。皇帝们喜欢“圣人”的称呼,是因为人间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希望与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诸位圣贤“平起平坐”,享有人们至高无上的赞誉与崇拜,进一步地树立皇帝为“天下第一”的无上权威。
5、五代十国时期,“官家”一词开始频繁使用。像后弦赵武帝石虎就被称为“官家”。“官家”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意为官府和朝廷。到了宋朝“官家”就变成皇帝的专属称呼了。
6、明朝嘉靖帝后期,开始崇信道教,给自己加封了一个万寿帝君,所以当时的近臣称呼他为“帝君”或者“道君”。到了清朝时期汉臣称呼皇帝为“皇上”,而满族大臣觉得自己和皇帝更为亲近,则称呼皇帝为“皇帝主子”或者“万岁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