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保有啥新规定

如题所述

第一,部分地区调整养老金发放时间和发放渠道。

随着到2020年底,31个省份全部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也就是养老金实现省级统收统支,从2021年1月开始,一些地区统一调整了全省的养老金发放时间。

典型的代表比如江苏,江苏人社厅近日发布了调整养老金发放时间的公告,公告称,从2021年1月开始,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时间调整为每月15日。

再比如,湖北省从2021年起正式启动企业养老金统收统支。从2021年1月起,孝感市直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时间由每月10日调整至每月18日。

统一养老金的发放时间,这是养老金统筹统支的内涵,毕竟全省的养老金统一支出,之前市级统筹的情况下,省内各个城市的养老金发放时间可能还不一样,有早有晚,以后都是全省统一了,没有差异了。

另外,预计2021年还会有一些地区推进一项工作,就是让退休人员改用社保卡领取养老金,这是一项长期在推进的工作,部分地区尚未开展社保卡领取养老金工作的,预计明年会启动这项工作的。

所以,退休人员在2021年要继续重点关注养老金发放时间和发放途径的新变化,根据变化做好自己的安排。

第二,2021年底将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第二个变化是有关医疗保险的。按照安排,2021年6月底前制定全国统一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12月底前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这是2020年1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里明确提出的。

可以看出,这份方案对于门诊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设定了两步走的时间表。

到年底,如果你去跨省异地就医的时候,经过备案之后,门诊费用也可以使用社保卡直接结算了,这就是非常大的进步,因为之前只能是住院费用的跨省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门诊费用尚未覆盖,明年将填补门诊费用的空白。

这会给参保人员带来显而易见的便捷和福利,如果跨省异地就医不能直接结算门诊、住院费用,那么都需要先自己垫钱,然后拿着各种证明材料回到参保地去手工报销,比较麻烦,费时费力费心。而实现门诊、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后,就可以免去这些报销的麻烦了,可以省去很多的力气、金钱,节省成本。

第三,2021年底一批社保事项将实现跨省通办。

根据2020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2021年底前实现“跨省通办”的事项包括很多社保领域的,都有哪些呢?

申请人可异地查询、打印个人社保参保证明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申请人可向转入地申请,转入地与转出地经办机构协同办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人不再需要到转出地办理。申请人可异地自助办理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工伤保险长期待遇资格认证(生存认证),不受地域限制。申请人可异地自助办理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待遇资格认证(生存认证),不受地域限制。

另外,有关社保卡也有一些事项会实现跨省通办,可以异地申领、启用、补领、换领、换发、挂失社保卡,这些事情都不受发卡地限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31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会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待遇,养老金将实现17年连涨。2、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成为我国未来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3、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9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未来随着户籍限制的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会越来越方便,符合要求的还可以申请社保补贴,以减轻个人缴费的经济压力。

【社保卡的主要作用】
1、个人社会保障相关信息记录、电子凭证和信息查询等;2、记录参保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3、查询本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缴纳情况;4、可持卡到医院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到药店买药;5、办理医疗、失业、养老、工伤和生育等社保事务;6、查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累计总额等信息;7、办理领取养老金等社保事务,进行求职、失业登记,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职业培训等。

【拓展资料】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社保缴费是指参加各类社保保险并缴纳保费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特指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社保政策规定,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即通常所说的“五险一金”。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1、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2%、8%;2、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3、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50%,个人不缴;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0.50%,个人不缴。
第2个回答  2021-12-30
新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实施:
根据十四五规划,国家明确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成为我国未来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放开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根据数据统计,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占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的40%以上,其中包括常见的个体工商户、临时工、季节工、街头小贩等,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自由职业,比如撰稿人、小说家、网络主播、淘宝店主、自媒体人等。
3、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这项政策调整主要是针对城镇职工医保的,简单来说就是,之前是必须住院才能医保报销,以后门诊费用一样可以刷卡结算了。
4、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模式的思路,接下来政策将明确具体的筹资方式、保障情形、待遇项目以及对应的待遇标准等。
拓展资料:
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