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又叫《刺激1995》?

如题所述

原因:

1.1994年台湾省引了一部比较卖座的片子《The Sting》,(sting如果直译的话就是“刺激”的意思。)就被译成了《刺激》(此片荣获1973年多项奥斯卡大奖,又叫《骗中骗》)。

2.在当年引进的时候,台湾地区大概看了一下影片内容,觉得影片讲的就是一个人的一个精明的骗局。认为内容和《骗中骗》(sting)内很相似,所以就为了增加知名度,就直接安了一个“刺激1995”的名头。(意思就是《刺激》的1995年版)。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是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该片改编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同名小说,该片中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全片透过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体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影片的结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宣泄。

扩展资料

电影评价

一条漫长的自由之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涤、一部不朽的励志经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内页被挖空的《圣经》里,附着在安迪高大的身躯里,匍匐在500码的下水道里,最后,那条仅有的肮脏之路把安迪送往美丽的新世界。

这段充满绝望与沉重的救赎之旅来自臭名远扬的肖申克监狱、来自惊悚小说大师史蒂芬·金的原著、来自哲理导演达拉邦特的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赎》带来的是恒久不变的真挚友情、百折不挠的灵魂铸炼和生生不息的命运之火。

希望不需要热情,热情的希望只是灵魂深处一次不经意的冲动。在监狱里,当生命的过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任何高涨的热情都只能无可奈何地向失望举起双手,宿命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只有内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谬,否则,人只有在面对冤枉时委屈和无奈、在面对压制时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烂,甚或在平常的环境中寂寞和绝望。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肖申克的救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3-20
刺激1995时香港的翻译,因为是1995年上映的,为了吸引观众,台湾的叫《月黑高飞》。只有咱们大陆译的最棒,最传神
第2个回答  2006-03-20
影片刚引进的时候,由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影评人士就把它翻译成为《刺激1995》,并认为它将成为95年最刺激的影片。
第3个回答  2006-03-20
《肖申克的救赎》在1995年奥斯卡角逐中输给了阿甘正传。香港人认为很不可理解,遂翻译为《刺激1995》
第4个回答  2006-03-19
我觉得就是为了吸引眼球炒作吧 以前外国也把水浒传翻译为 108个男人和3个女人 你觉得是这个原因吗 外国喜欢再字眼上钻 中国电影就喜欢在演员上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