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咨询师如何避免“低价值感”?

如题所述

01
毫无意义的频繁问候
在曾经微商崛起的时代,每日必备的“早安”、“晚安”问候,几乎成为了线上营销的一种默认模式,不少医美人在拢客初期也会不自觉套用。
但久而久之,频繁的问候早晚安和三餐,却转变为了一种毫无意义的线上骚扰状态。甚至平时忙于工作的顾客会将你设置成免打扰,下一步就是红色感叹号了。
图片
对比平时忙于工作的顾客,她们也会认为毫无意义的频繁问候会显出你这个人的“闲劲”,甚至平时基本不干什么事,自然会把你划入低价值人群,渐渐就会产生厌烦感。
应对攻略
相比于枯燥的早晚安问候,有实际帮助的干货内容更能引起共同话题;
针对顾客的求美需求,整理术前/后必备知识发送给顾客作为提醒;
关注顾客朋友圈,在感情发泄亦或是实际需求时多留言互动,引发私聊话题。
02
习惯性发语音或是电话
如今的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在潜移默化的习惯影响下,更偏向于隐藏在屏幕之后,对于语音/电话,部分人群甚至会产生排斥感。
咨询师在与顾客沟通时,很少能通过几秒钟的语音说清楚,常常都是多段长时间语音出现。同时也会受到环境的限制,你方便讲,但别人不一定方便听,从而影响顾客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等。
图片
相比语音,能够让人一目十行的文字信息,则更适用于多种场景。能够让顾客在短时间内获取最主要的信息,同时快速作出反应,也避免了打扰顾客的可能性。
应对攻略
整理好各品项术前术后需求,做好图片收藏,及时在顾客提问后作出响应;
尽量不要在非上班时间发语音打扰别人,能发送文字尽量发送文字;
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没有发文字的时间,提前与顾客沟通好事宜,事后及时回复。
03
不分场景滥用表情包
表情包的存在,是能够丰富单纯的文字内容,也有助于拉近顾客关系,适时传递情绪。但!跟身边好友足够熟悉的基础上,斗图无伤大雅。
而在需要输出专业形象的沟通中,如果频繁用表情沟通,会让原本严肃的工作任务和必须存在的权利被弱化,更会影响你的专业形象。
图片
如果聊天的基调在于解决问题,认真倾谈时最好不要发表情包,更不能因为想缓解气氛发调侃类的表情,对方很可能会感觉到不被尊重,再想成交可就难了。
应对攻略
在建立了一定情感连接的基础上,可以用在开玩笑、结束聊天的时候;
因为女性顾客居多,可以适当使用宠物类可爱表情包,切忌过分调侃;
表情包需要配合你的文字,丰富内容感情,不要单独使用避免尬聊。
04
在吗?方便吗?有时间吗?
使用此类开场白,其实本意并不坏,多是想确定与顾客沟通的最佳时间。但在如今的快节奏社会,一句“在吗”,很可能被直接忽略,或是被脑补成各类麻烦事宜的前兆。
也正因如此,没有实质内容的打招呼习惯,也让顾客无形间产生了不安全感,甚至会觉得可能因此牺牲掉休息时间,从而对回复与否产生迟疑。
图片
应对攻略
有事说事,开头拿捏好称呼顾客的昵称,在第一时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避免长段文字的发送,会让顾客视觉疲劳,甚至误以为是广告群发;
提炼出问题的亮点,找到与顾客的共鸣词汇,激起顾客的聊天欲望。
05
误用语气助词
不久前,某酒吧品牌部组长在群里通知事情,一员工回复OK手势被批“不懂规矩”,随后被开除的消息上了热搜,于是各类语气助词背后反映的态度问题也被纳入微信聊天礼仪。
嗯、哦、呵呵、好吧、省略号、句号等,情绪表达较弱,在普通顾客眼里,往往代表着冷漠、敷衍、嘲讽、无语等的意思,很容易给聊得火热的时候,泼上尬聊的冷水。
图片
反之,一个字数、一个符号的增加,就能够将接受到冷漠情绪的暴躁顾客瞬间安抚,同时叠字的使用不仅透露出你对顾客的肯定态度,更能提升咨询师本身的亲和力。
应对攻略
单字换成叠词,例如将“嗯”换成“嗯嗯”或者“嗯~”等;
在文字的后缀加上可爱、亦或是搞怪的表情,有助于过于严肃的气氛缓解;
如果不小心误发语气助词,可以在后面多加一句:好的,知道了/收到了/我明白了......
06
群发广告/祝福或是检测僵尸粉软件
因为咨询师的工作属性,经常需要加顾客微信,好友数量的激增,也对应着管理方式的繁琐,于是很多咨询师练就了一身群发本领,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小成在采访多位销冠咨询师时发现,她们基本不会使用群发功能,因为她们深知无价值的广告营销只会徒添顾客的厌恶感。无论广告文案编辑得多吸引人,不是需求客户的,基本可以直接被判入黑名单。
图片
除了无效广告之外,“您好,检测下僵尸粉,勿回~~效果很好哟,点击下面这个链接,开始检测喽~”的软件使用,也会被顾客认定为垃圾信息,甚至觉得好low,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