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员工该如何签订用工合同?

如题所述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

全日制劳动合同怎么签

  二、劳动合同订立原则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如下原则:

  1、合法原则

  劳动合同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订立。做到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2、协商一致原则

  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双方“合意”的表现不能是单方意思表示的结果。

  3、合同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因为各自性质的不同而处于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对他方进行胁迫或强制命令,严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横加限制或强迫命令的情况。只有真正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公正性。

  4、等价有偿原则

  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劳动合同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劳动者承担和完成用人单位分配的劳动任务,用人单位付给劳动者一定的报酬,并负责劳动者的保险金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2
1、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尽量清楚用工单位是否为合 法经营的单位,有无用工主体资格。否则,既使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因违 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2、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以防止约定不明,致使自己权益受到侵害;
3、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约定的事项都要以书面形式确定写在劳动合同中,避免用工单位的口头承 诺,防止将来发生纠 纷,因缺少证据而得不到法律有效的保护;
4、详尽填写合同条款,避免签订条款不全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劳动者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号码;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特别是对于用工单位事先起草的合同文本,更要仔细阅读有关的重要条款以及单位的规章制度。
5、我国《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等对职工的试用期限、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劳动者要清楚自己的基本权利,对于侵犯合法权益的合同要坚决要求改正。
6、对于用工单位的非法要求应予拒 绝。《劳动合同法》规定,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
7、合同的语言表达要明确、易懂。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它涉及到当事人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能够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签订劳动合同时,在语言表达和用词上必须通俗易懂,尽量写明确,以免发生争 议。
8、合同的订立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劳动关系非常复杂,涉及诸多内容。采取书面形式使权利义务明确具体,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一旦发生争议,也有据可查,便于争议的解决。
第2个回答  2022-03-22
《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1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69条第1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根据上述规定,公司一旦决定招录员工建立全日制劳动关系,就应当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关系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由于非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工作管理通常较为松散,考勤大都不甚规范。一旦发生劳动争议。
如果员工存在每周工作时间超过24小时,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超过15日的情况,司法机关很有可能判定双方不属于非全日制用工模式,此时公司可能面临承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等费用的风险。

因此,无论采取何种用工模式,最好都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对用工模式、工作时间、社保缴纳、工资发放周期等事项进行详细约定。这会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也能在发生争议时大幅降低举证不能的风险。
第3个回答  2022-03-08
全日制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首先,必须要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前提条件之下,根据相关的协商,将劳动,合同的条款以书面形式签订协议,其中包括劳动年限,发薪日期以及工作岗位等内容
第4个回答  2022-03-22
全日制员工的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保证,向对方所提供的与劳动合同签订有关的各项信息都是真实有效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即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是指法定正常付出劳动时间,也就是义务劳动时间,超过这一时间的工作即视为额外劳动,用工单位需支付加班工资。累计工时每周超24小时就应该属于全日制用工。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有六大区别:
一是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而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二是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而全日制用工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三是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而全日制用工的,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三个月以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其他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试用期。
四是规定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全日制用工的,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五是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而全日制用工劳动者执行的是月最低工资标准。
六是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而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应当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