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地理、地质简略研究阶段

如题所述

1949年以前,进入本调查区从事地理、地质调查的科学工作者为数极少,有一些地质学家在喜马拉雅、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及高原东部邻近地区开展了一些早期的地理、地质简略研究工作,这些调查者中,以外国人为主,而且多是一些具有献身精神的“探险家”。比较有影响的有海登(Hayden,1912)、迈克马洪(Mcmahon)、休斯(Suess,1893)、斯文·赫定(SvenHedin,1895~1908)、阿尔冈(Argand,1924)、汉谟(Heim,1936)、那琳(Norin 1931~1935,1946)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地质学家已经涉足于高原地质调查,并已在高原东部进行了大量工作,比较有代表的有谭锡畴、李春昱(1929)、尹赞勋、路北洽(1935)、熊永先(1941)、程裕淇(1942)、王鸿祯(1942)、黄汲清(1945)等。

早期的地理地质研究工作虽然简略,但对青藏高原进行了开创性的地理、地质研究,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形成了一些对青藏高原地质构造划分,形成演化及成因等多种观点,其中有些观点在现今来看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这其中有代表意义的学术观点简述如下:

1893年奥地利著名地质学家休斯(Suess),在较深入地分析研究和对比了喜马拉雅山与阿尔卑斯山的地质特征后,发现这两个相距甚远的山系具有相似的构造特点和排列规律,提出 “特提斯” 的概念,以代表地质历史时期存在于欧亚大陆与非洲、印度大陆之间,横亘于赤道附近的一个大洋,它从东帝汶、苏门答腊、云南至喜马拉雅、帕特、兴都库什达小亚细亚。1901年休斯把特提斯海的消亡归因于安加拉古大陆与冈瓦纳古大陆的拼合,认为正是这种拼合形成了西藏、喜马拉雅及阿尔卑斯等褶皱山系,他认为喜马拉雅山系是由北向南的侧压力作用形成的,亚洲中部其他山系也是向南运动的。所以在他的名著 《地球的面貌》 一书中强调指出,“整个欧亚大陆南缘以一系列的大褶皱带朝印度-非洲方向推进;这些褶皱一个挨一个地形成紧密弧形构造,而长距离地向印度-非洲陆块逆掩”。从这些阐述中不难看出,休斯虽主张槽-台学说,强调垂直运动的重要性,但他实际上承认了水平运动的存在,肯定了大陆块体远距离的漂移和逆冲推覆构造的存在,承认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的联合作用是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复杂构造带(特提斯构造带)的主因,这在认识特提斯构造带特点及成因上不能不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瑞典探险家及地理、地质学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于1895~1898年、1899~1902年、1906~1908年率考察队3次进入西藏西部及羌塘高原进行了考察,他的考察路线穿越了本项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调查区,从现今资料来看斯文·赫定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前唯一涉足本调查区的地质学家。同时斯文·赫定也是这一时期考察青藏高原历时最长、足迹所到之处最广、所涉及的考察内容最全面的考察者之一。通过数次考察,斯文·赫定发表了50余篇有关青藏高原的论著,其中9卷本的《藏南》 一书较全面地描述了西藏的自然现象,特别是地质、地貌的情况和特点,同时他还详细测量了许多湖盆的湖区面积、海拔、盐度等,记述了湖泊展布特点、湖泊退缩岸线、阶地及沉积物、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河谷地貌等。在这些科学著作中,他详细描述了对羌塘高原的一些新发现,如昆仑山、唐古拉山等的复杂山系,广阔的羌塘高原面等,斯文·赫定通过对这些地貌地质特征的考察,建立了青藏高原早期清晰的地理概念。他还从高原上自南向北的山脉山势变缓、山幅变宽、山脉之间存在着7条巨大的纵谷等客观事实出发,大胆断定,这是由于巨大的 “印度堤” 向北推移,作用力不断衰减所造成的巨大褶皱和差异性运动,因而形成许多东西向裂谷,在高原抬升过程中还形成高原面。这些对青藏高原形成的早期认识实际上与今天对青藏高原的认识有许多相似之处。

阿尔冈(Argand,1924)在讨论喜马拉雅山成因时,提出了印度大陆大规模地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导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相对向南运动的观点。这种接近现代认识水平的比较先进的观点,在当时却遭到地质学家的普遍反对,认为这样大规模的运动缺乏力学上的依据。

那琳(Norin,1931~1935,1946)多次由新疆进入西藏,考察了昆仑山南缘及部分喀喇昆仑山区,研究了这些地区的地层古生物,同时进行了盐湖调查,首次发现西藏盐湖中存在镁硼酸盐,另外还记述了昆仑山南缘的几个火山群。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黄汲清在其1945年发表的名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 中,对青藏高原的地质构造做了集大成的深刻分析,划分了构造单元,论证了包括昆仑山、祁连山、康滇松潘、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冈底斯山等在内的各构造带的造山旋回;指出喜马拉雅运动存在一个主要造山运动幕,从喀喇昆仑山到喜马拉雅再到恒河平原的构造“迁移” 现象。书中论及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