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道路安全管理

如题所述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全县社会大局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农村道路交通事业不断发展,道路延伸,路面得到硬化改造,农村机动车和驾驶人迅猛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隐患多,事故高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牵动县委、政府的一根敏感神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强化农村道路安全管理,确保农民群众出行安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日程。
一、农村道路交通现状
农村道路交通现状概括有三个方面:
(一)发展迅速。全县省道71.533公里,硬化率百分之百。县乡道1076.012公里,硬化率百分之九十左右。行政村通路率达100%。机动车数量以每年数千台的速度剧增。
(二)安全隐患大。具体有“四多”一是道路隐患多。辖区道路除省道及部份县级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安全设施较为齐备外,绝大部分乡村道路和所有组级道路,均在原有路基上因简就陋硬化改造,路面窄,大多只有3米左右,会车困难,且弯多、坡陡,沿线居民点多,安全配套设施、标志标线空白,有的甚至连路肩未完善就投入使用。二是交通违法多。首先是无牌无证。尤其是摩托车,遍及千家万户,主动上牌办证比例小,无牌无证无保险现象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其次是超载超速,路面改善,超载超速现象加剧,特别
是境内砂石、红砖等建材运输,超载十分严重,且撒落沙石。第三是非法营运。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现象较为严重,主要集中于农村集镇、主干道与乡村道路主要连接路口。尤其是时头月节,利用自有摩托车、农用车走亲访友,超坐严重。此外,存在校车超座、上放学时段客车装载学生超座现象,部分中小学生乘坐非法车辆上学。第四是占道作业。农村道路作业现象非常普遍,在道路上晒谷、碾压农产品、占道堆放基建材料等等,给车辆通行造成障碍。三是交通事故多。农村道路路面改善,车辆增加,车速提高,而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滞后,违法现象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频发。今年来,全县农村交通事故发生4000多起,重大事故125起,死125人,伤62人,且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农村近90%的事故属于涉摩事故。四是引发纠纷多。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大多经济承受力差,又手续不全,大多数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辆只进交强险,相当部分摩托车属于“三无”摩托车,发生事故后难得到保险理赔,因赔偿不能到位,交通事故容易转化为扛尸闹事、涉路、涉桥的涉稳事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大因素。
(三)监管不力,管理滞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无论是与城市道路交通比,还是与农村道路交通发展形势比,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全方位滞后,主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机构不健全。乡镇一级虽然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但基本上停留在
3
涉及道路交通突发性事件处臵参与和应付上级部署的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上,人员、经费不到位,日常化管理未形成。村级管理机构不健全,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村级经济差的村,受人员、经费限制,无法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活动。二是考核机制不健全。虽然道路交通安全纳入了县、乡、村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但所占分值小,影响不大,没有形成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与利益息息相关的考核机制。
2、管理力量不足。农村交警中队警力不足的问题严重且普遍。1个民警平均要管辖1个多乡镇,100多公里道路,最偏远的村距中队驻地有60多公里,往返一次仅路上的时间就要1个多小时。仅事故处理一项工作,就需占用近2个警力。民警压力大,工作异常繁重,长年累月起早摸黑,双休日、节假日不能休息。即使是这样加班加点苦干,但偏远地区仍然无法照顾到,难以实现有效管控。从其他职能部门来看,还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力量没有整合,没有形成合力。
3、管理手段落后。主要是科技装备落后,辖区内交通信号、电子监控系统少,移动测速设备少,靠现场人工执法多。如管理鹤龙湖镇的交警二中队,国庆期间,S308线鹤龙湖蟹城二千米路面,每天车流量约5万台,高峰时段每小时3000台左右的流量,仅靠中队4名民警根本力不从心。
二、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堪忧的成因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薄弱。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
对落后,近年在国家“村村通”公路等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村争资修路热情高,但国家仅投资路面建设,应由地方承担的安全配套设施建设无资金,道路先天不足。加之农村客运发展落后,农民出行不便捷,农民大量购臵摩托车、农用车作为致富和出行工具,经营和使用灵活性大,既自用又出租,有的甚至专门从事非法载客营运。
二是农民群众安全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农村交通事业不发达,农民群众法制意识、交通意识均相对淡薄,自觉不自觉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情况普遍。占道作业,图省钱图省事,购进机车不上户、不办证、不进保。出行只顾方便,什么车都愿意搭乘,自我防患意识低。狭隘的地域观念严重,对职能部门查处交通违法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抵触,职能部门在乡村道路上执法易受群众抵制。
三是农村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力度不强。目前社会上还较为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公安交警一家的事,社会化管理理念没有成为全社会普遍认识。存在对农村道路社会化管理工作应付敷衍的多,而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的少现象。政府主导和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三、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公安交警一家单打独冲斗是不行的,必须走社会化管理之路,这一点己逐渐为社会广泛接受。如何推进社会化管理,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争取党政重视。基层交警中队要摆正自身位臵,自觉臵身于辖区乡镇党政的领导之下,坚持由政府主导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一是要加强请示汇报。加强辖区道路交通情况调研和隐患排查,及时将情况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重大交通安全活动开展之前,要将活动目标、措施、要求向党委、政府汇报,能够以政府名义开展的活动一定要争取由政府牵头组织。辖区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或者涉交群体性事件,要第一时间向政府报告。尤其要抓住一年之中的年头和年尾,年头要作好辖区交通安全工作计划,纳入当地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目标管理系统,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考核体系,年尾要积极推动和参与考核,兑现奖罚。二是要积极配合党政中心工作,特别是一些涉及道路交通的工作要积极参与,完成党政交给的工作任务,做出成绩,以有为争有位,争取党政的重视与投入。
(二)加强协调沟通,强化部门协作。要利用乡镇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平台,各职能单位协调沟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在平时整治行动中,当地农机、交管等单位共同参与,整合部门力量,形成联合作战格局,加大整治力度和声势。加强与乡镇学区、文化站、电视台的协作,利用组织送文艺下乡、电视专题节目、学生交通安全室外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学校、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加强与交通、运政部门的协作,积极出面争取,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强与农机部门协作,在联合开展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
交通秩序整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将创建“道路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活动与农机部门“平安农机示范村”创建工作二者合二为一,聚多方之力,不断探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
(三)创新管理机制,延伸管理责任。村组,处于农村社会组织的最底层,直接与农村群众打交道,村组干部具有情况熟、群众工作基础好的优势。农村工作最终要靠村组干部去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也不例外,必须将管理基础建立在村组上。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向村组延伸,使村组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生力军。建议一是完善村级道路交通安全机构,建立三支队伍:一支是村级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由村支书或村长兼任组长;二支是交通安全协管员队伍,每个组、学校、企业明确一名协管员;三支是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机构;二是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制订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协管员工作职责、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制度等,村委会与村民小组、企业、学校及车主、驾驶人、村民户主分别签订责任状。三是开展村内交通安全活动。分门别类建立人、车、路管理台帐,利用广播、会议、村文艺队表演节目等形式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维护村内交通秩序,加强村组道路养护管理,因简就陋设立警示标志,组织机动车上牌办证、劝导和制止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四是开展交通事故人民调解,组织本村范围内轻微事故调解,协助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调处。示范村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了“交通安全有人管理、村组道路有人养护、安全
知识有人宣传、交通违法有人劝导、交通事故有人调处”的局面。
(四)加强基础建设,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科技、装备建设。每个农村中队辖区主干道安装一至二处电子卡口,主要集镇、路口设臵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农村中队添臵移动测速设备,提高非现场执法率。推进派出所协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加强与派出所工作协调,做好派出所道路交通安全专干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力促派出所协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得到落实,提高偏远农村道路交通有效管控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