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问题问题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1. 文言文问题与答案

1、扁鹊投石[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4分)12.(4分)(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1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1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 15.(4分)治病 治国2、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①随便 马虎 ②有时(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3、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

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注释】① 错:镶嵌。

② 纶:钓鱼绳。 ③ 是:正确。

12.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 C.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然其得鱼不几矣。

14.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12. 答案:B评分:答对得2分。13.答案:即使这样钓到的鱼也不多。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 答案: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4、【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⑤引:拿来。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8.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 9.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0.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11.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

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5、不责僮婢(节选)唐临性宽仁,多恕。

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

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向取白衫且止 (2)潜觉其故 (3)奴以米易酒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终不扬其过也。22.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20.(1)先前,原先(刚才) (2)暗中 (3)交换(3分,每词1分) 21.(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2分,意对即可) 22.示例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示例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

(2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6、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

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

2. 文言文问题答案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象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1.萧何认为韩信是一个带兵的人才。

2.韩信感受胯下之辱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萧何月下追韩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 有关文言文的问题的答案

临江之麋 【译文】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的幼崽,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翘着尾巴全来了,那个人非常恼火,愤怒地喝斥、吓唬那群狗。从此,那人每天都抱着小麋鹿接近狗,经常给狗看,让狗不要乱动,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顺从主人的意愿了。小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麋鹿,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一起顶撞翻滚,更加亲热了。狗因为害怕主人,于是对小鹿十分友善,但不时地舔自己的舌头,想要吃掉小鹿。

三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它走近又愤怒它冒犯自己,一起把它杀了吃掉,尸体散落在路上。小鹿一直到死都没有明白落得这个下场的原因。

“麋至死不悟”的原因是 麋不知道它是倚仗主人的势力,才求得狗的要好的.一旦它脱离了主人的势力,"友谊"就不再存在.

===============================================

使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总结“蜀鸡”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麋至死不悟”的原因是

因为小鹿太天真了,视敌为友,社会的虚伪险恶,它毫不知晓

以“蜀鸡”的身份自叙经历

一天,有一群孩子们在四周叽叽叫着。忽然晨风从我们上空飞过,我马上用翅膀护住孩子们,晨风抓不到孩子,就离开了。后来有乌鸦过来,和孩子们一起啄食(草籽小虫)。我看见了乌鸦,把它当成兄弟。和它戏耍,它很是温顺。忽然,乌鸦衔了一只孩子飞走了。我懊恼地仰望着,非常后悔被它欺骗了。

==========================

有群雓周围鸣。忽晨风过吾等上,吾遽翼诸雓,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乌来,与子同啄。吾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驯。乌忽衔吾子飞去。吾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4. 文言文(原文,翻译,3个问题及答案)

这是《毛遂自荐》的一部分 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到楚国签订“合纵”的盟约。

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定再返回。

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在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够了。”平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的额数)。

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

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

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

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

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到了楚国,与十九个人谈论,十九个人都折服了。

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就阐述这些理,到太阳当空时还没有决定,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太阳出来就谈论‘合纵’, 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这是)为什么?”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赵胜的舍人。”

楚王怒斥道:“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剑柄上前说道:“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你)不能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悬在(我)毛遂的手里。

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况且,毛遂(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由于(他们的)士卒众多吗?实在是由于(他们)能够凭据他们的条件而奋发他们的威势。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土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

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竖子罢了,率领几万部众,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

‘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责(我)干什么?”楚王说:“是,是!实在象先生说的,谨以我们的社稷来订立‘合纵’盟约。”

毛遂问:“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于是,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和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歃血来签订‘合纵’的盟约,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

于是毛遂在宫殿上签定了‘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和血,而用右手招唤那十九个人说:“先生们在堂下相继歃血。

先生们碌碌无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依赖别人而办成事情的人啊。”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

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

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

5. 跪求4篇文言文(要原文、要问题、要答案)

(一) 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 张光祖《言行龟鉴》)[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 ) (2)吾为将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通过 、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 ”的德行。

(二) 狄仁杰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 ( ) (2)乃诣长史蔺仁基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三)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

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

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得释 ( ) (2)就笼与语曰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 ;(4) 。4.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鲁肃简公二事鲁肃简公宗道,为人忠实。

仁宗在东宫,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

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①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

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

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

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

鲁肃简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在汀二年,杜门不与人接,日阅书数卷而已。

室仅容一榻,坐卧其中,欲将终身焉。人不堪其忧,而公处之裕如②也。

[注释] ①中使:即前面的宫廷“使者”。②裕如:宽绰。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移时饮归 ( ) (2)中使具如公对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 3. 根据文章分析,“中使嗟叹而去”,他嗟叹什么?4. 这篇短文主要表现了鲁肃简具有 、的思想性格。

(五) 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

即下文的“射者”。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付子已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六) 韩休为相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

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掺④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峭直:严峻刚直。②干:求取。

③允:与……相当。④掺[shǎn]:拿。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 )(2)及后苑游猎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3.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 练习答案(一)1、(1)居住 (2)担任 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4、不以个人喜怒杀人 冬日不修敝屋 仁心爱物(二)1、(1)派往 (2)到……去 2、(蔺仁基)因此对李孝廉说:“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3、表现出狄仁杰的品行影响了他人,侧面衬托出狄仁杰品性的高尚 4、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三)1、(1)才(2)说话 2、(商人)就许诺它,说:“我应当亲自送你回归大自然 。”

3、(3)思维敏捷,及时倾诉自己的不幸 (4)离别时情真意切 4、不要剥夺他人的自由,不要剥夺其它生命的自由(四)1。

6. 【文言文晏殊诚实问题和答案】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帝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巳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后为馆职,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巢,以至市楼酒肆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殊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译文:晏殊做童子生的时候,张文节就把他向朝廷推荐,(皇上)召见(晏殊)到朝堂下.这个时候皇帝正好亲自主试进士,就命令晏殊(一同)应试.晏殊看了看试题.他(对皇上)说:“(这个题目)我在十天前就已经做过回答,(我)还保存着答卷,请求换一个题目.”皇上非常喜欢他的诚实.(晏殊)后来在文馆就职,当时天下太平,皇上允许臣下们找好日子举行宴饮.于是(连)下级官员和文馆里的士大夫们都相互宴请,以至于市场上的酒楼和路边的小酒店都成为游玩和休息的地方.晏殊当时很贫穷,不敢外出,独自在家中和堂弟(相互)论理和学习.有一天,(皇上)选择太子的老师,宫中忽然传来消息晏殊被任命了,传达政令的太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第二天又去问皇上,皇上告诉他说:“听说这些天来臣下们没有一个不在搞相互宴请和嬉游的,(并且)通宵达旦地,惟独晏殊和(他的)兄弟(在家中)读书,像这样地谨慎厚道(的人),正是可以当太子的老师.”晏殊到朝堂感谢皇恩.皇上当面告诉(晏殊)为何被选为太子的老师.晏殊的回答(非常)质朴,他说:“我不是不喜欢宴请游嬉,确实是太穷没有做宴请的本钱;我如果有钱(的话)也一定去,只是没有钱(所以)不能出去罢了.”皇上更加地喜欢他的诚实.这则故事,我给你全部译出了,晏殊这种老实得有些迂的性格正是做大学问的基础,值得今人思考.文中( )的部分表示文言中省缺但译成现代文为表达通顺须补上的句子成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7. 《神童庄有恭》练习题答案一篇古文

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可以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应声对道:“惨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堤防堤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