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这对鼓励生育有哪些积极意义?

如题所述

多省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这对鼓励生育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意义,让愿意生育的适龄人群可以生得起且养得起。其中的一些措施是非常好的,比如说延长产假、增设育儿假,还会给予多家庭子女一些税收上的优惠。这才真正的在为人民考虑,可以让生育的现实压力降低一点。

提到生小孩,很多年轻夫妻都是叫苦连连,根本就不敢生,不是不想生。因为现在教育成本以及生育成本是十分高的,生一个孩子估计都要花十几万,其中包括怀孕之前的产检以及生产中的费用,还有生产之后的附件以及养育孩子的一些花费。等孩子上学之后要花的钱就更加多了,这也让很多年轻人对生孩子是非常抗拒的。而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性的政策,这让人们对生育孩子不再那么的恐惧。比如说,三岁以下的婴幼儿照顾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就是很多人比较喜欢的,一出来就有100万纳税人完成了该上的填报。所以人们还是愿意生小孩的,只是考虑到这种养孩子的压力才不想生。只有把这些现实性的问题都解决掉,才能让人们的生育意愿更加的强烈。

虽然出台了这些措施,但是想让年轻人有生育的方法,估计还要一定的时间,毕竟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努力的打拼,这样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有些年轻人已经生育了一胎了,在生育二胎之前就需要进行多家的考虑,毕竟生小孩是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比如说爸爸需要更努力工作,而妈妈在职场中也会遭受到某些歧视,也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比较不舒服。而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是更加难的,必须让爸爸付出一定的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爸爸休产假了。所以很多年轻的夫妻也希望设置丈夫的育儿假,这样才能让生育变得轻松起来。

只有社会经济真正的好转起来,让人们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人们才会愿意去买房生小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5

随着此次多个省份都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人口与生育计划的条例修订,不仅可以减轻孕妇生养孩子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许多年轻群体生养孩子的需求和想法。

在许多省份的条例修订中,延长产假、增加育儿假等相关内容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考虑到国内低生育率的成因及政策实施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想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分步实施和推进,通过长期影响来释放人们生育的想法。

这件事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报道称,随着我国目前新生人口出生率的不断减少,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报告。相关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目前已经完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里面提及了多种鼓励生育的财政支持政策,包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与子女有关的养育补贴制度、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可予以适当照顾和帮扶、为因生育影响就业的妇女提供相关的就业服务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轻孕妇生养孩子的压力。

从现有情况而言,这类帮扶制度要在长期内才有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政策的提出以及修订,毫无疑问可以对当前某些孕妇生养孩子的压力进行极大的缓解和帮扶。出生人口率的不断减少是一个综合性的相关问题,目前我国在针对增加人口生育率的想法上还处在探索的阶段。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年轻群体生养孩子的需求想法。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人口增加政策的相关修订,意味着国家目前对于人口增长的相关重视和帮扶态度。以长时间的态度来看这些政策改变,这些情况未来可以提高许多年轻群体生养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对于增加我国人口增长率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第2个回答  2022-05-05
第1点最积极的意义就是能够让大家努力的去生孩子,第2点对于未来人口的规划又有了一个全新的一个理念,第3点对于鼓励生育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
第3个回答  2022-05-05
能减轻老百姓的经济压力、给予更多的物质支持、社会和单位给予人文关怀、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生育环境等积极意义。
第4个回答  2022-05-05
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人们的生育意向,而且很多优惠的政策让人们有了动力,得到了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出台了很多支持性政策,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