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鸿章做了那么多事,还是很多人骂他呢 ?

如题所述

我们每每谈起中国近代的历史,总是会想起清朝末期的一个著名官员——政治家、外交家,李鸿章,曾经被慈禧太后重用,称他为“再造玄黄之人”。那么这样一个人,究竟为什么被大家唾骂,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我们究竟哪里错怪他了?

李鸿章虽然是晚清的重臣,但其实我们看他的名字,能看出来他是个汉族人,他年少时期就很聪明,刻苦学习。很早就考考取了功名,当时的湖南大儒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

后期,李鸿章发现要想变得强大,不被外国欺压,必须拥有自己的海上军队,于是上奏皇帝,建立了一批很精良的海军。可惜,后期的清朝十分腐朽,财政亏空,都被皇室挥霍,用来充军的钱也严重不足,所以很多军队的设施、军火等等,都比较贫乏、粗制滥造,但这并不是李鸿章的错误。

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带领一大批洋务企业振兴生产,有力的撑起了中国制造的一片天,虽然在外资企业的欺压下也有很多困难,但是没有这批洋务运动的领头人,中国的经济可能会倒退很多年。

李鸿章作为外务大臣,代替清王朝签订了许多和外国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其中最冤的,就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光绪二十一年,他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可以在谈判时做出自主决定,无需请示。在日本议和时,清朝已经提前说过,可以接割地,然而李鸿章还在拼命坚守国家的利益,他认为能多争取一点利益,对中国都是好的。

签订马关条约时,由于难以达成一致,李鸿章被日本人开枪打中脸部,失去了一只眼睛,当场倒地,但是他却没有叫,只是希望自己失去的眼睛能让中国少赔一些款。日本有些害怕这样的事情引起国际社会的舆论,所以就减少了一些赔款。李鸿章回国时,发誓再也不踏上日本的底盘,由于坐船要通过一艘小小的日本船,他死也不肯上船,于是在两艘中国船之间搭了一块木板,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苍茫大海上颤颤巍巍的走在小木板上……回国后没多久就急火攻心去世了。

说白了,李鸿章至始至终都是十分爱国的,他做的很多事只是身不由己,为了保护国家最后一点利益而已,我们有什么资格去骂这样一个为国献身的人?其实,所有误解过的我们都欠李鸿章一个道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因为人们只知道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并且签下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而不知道他为国家做了好多事。
第2个回答  2020-12-02
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第3个回答  2020-12-03
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虽然条约是清政府腐败无能,但是他签订仍然让人讨厌。
第4个回答  2020-12-03
因为李鸿章签署了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卖国条约,被世人说唾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