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态度(音注:taidu):(1)人的举止神情:比如态度大方,耍态度(发怒或急躁);(2)对于事情的看法或采取的行动:比如工作态度、端正态度、态度坚定等。
[编辑本段]【态度的心理学解释】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态度中的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人们也有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好的态度有:热情、乐业、耐心、恒心、爱心、努力和毅力等。
[编辑本段]态度的改变
通过说服可以改变态度。说服的有效性取决于“谁”向“谁”“怎么说”。
谁:说服者的性质。
一、有公信力的人(如一些拥有明显专长的人)比缺乏可信度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二、有吸引力的人(不论是外表上或是个性上的特征)比没有吸引力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怎么说:说服的方法。
一、表面看来不是用于说服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
二、采取单面说服(即只呈现有利于你的立场的观点)好,还是双面说服好(即同时支持和反对你言场的观点)更好?一般而言,假如你确定能驳斥相反观点,那么双面说服更有效;
三、是在持相反立场的人提出其观点之前还是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更好?如果两种观点是紧接着提出的,最好先提,因为人们改变心意要有一段时间耽搁。在这些条件下,很可能存在一个”初始效应”,最初听到的观点对人们的影响较大。但是如果不同论点提出的时间有一段延迟,那么,人们会在听到第二种观点后再下决定,那么最好是最后提出你的观点。这里可能存在一种“崭新效应”,人们对第二种观点的记忆更为深刻。
对谁说:听众的性质。
一、在沟通过程中分心的听众比未分心的听众更容易被说服;
二、智商低的人通常通常比智商高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自尊程度中等的人比自尊程度高或低的人更容易受影响;
三、18~25岁的人更易于改变。此年龄以外的人的态度较稳定,不易于改变。
[编辑本段]态度的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1.传不习乎?---《学而》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对生命的态度(人生观)
8.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9.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 梭
10.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11.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12.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13.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14.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15.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16.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 克
17.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18.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 语
19.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谚 语
20.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库尔茨
21.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英国谚语
22.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23.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佚 名
对金钱的态度(价值观)
24.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茶花女》
2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佚 名
26.有钱的人从来不肯错过一个表现俗气的机会。 -- 巴尔扎克
27.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 柏拉图
28.为什么一个人要富有?为什么他一定要有马匹,精致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场所与娱乐场所去的权利?因为缺少思想。你给他的心灵一个新的形象,他就会逃遁到一个寂寞的花园或是阁楼上去享受它,这梦想使他们那样富有,即使给他一州作为采邑,也还抵不过它。但是我们最终是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才发现我们没有钱。我们最初是因为耽溺于肉欲,所以才觉得一定要有钱。 -- 爱默生
29.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限制在那里;当它想进一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 -- 卡莱尔
30.一个人要在年轻的时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气勃勃、趣味无穷,那才需要钱财啊。老天爷为什么不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让多数为首先获得财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后让他们在不需要再有钱的时候,变成一个穷光蛋死去呢? -- 马克吐温
人从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应是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钱买卖关系,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登天堂的话,那么天堂也就不是为政治经济学所支配的地方,那儿也就没有我们的事了。 -- 狄更新
31.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区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 查尔斯·兰姆
32.一个非常喜爱钱财的人,是很难在任何时候也同样非常喜爱他的儿女的。这二者就仿佛上帝和财神一样,形同冰炭。 -- 塞缪尔·巴特勒
33.金钱!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是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再没有其它东西比在金钱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骗,因而也没有其它方面能为培植伪善提供这么丰脾的土地。 -- 马卡连柯
一切对财富的过于仔细的关心都散发着贪婪的气味,甚至以一种过于有意的不自然的慷慨去处理钱财,也是不得去费心指挥和关心的。 -- 蒙田
34.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35.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 如果您失去了勇气.失去一切。 --(德)哥德
36.有了金钱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金钱来购买。 --莱曼特
37.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 --《伊索寓言》
3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39.态度决定一切。--米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9
[解释] 1.人的行为、表情 2.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1-19
态度就是,
你说冷,他会心疼。
你说他不够富有,他就会努力拼搏。
你寂寞,他就算千山万水,也会来到你的身边。

态度,就是,他的心里放下了你,连一颗沙子也挤不进去!
第3个回答  2019-11-22
就是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方面。
第4个回答  2016-01-19
心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