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和职工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灵活就业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
1、缴纳社保的主体不同。灵活就业人员也就是没有工作单位的,社保都是由自己全额缴纳的,而职工的社保则是由单位代扣代缴,具体金额上,有单位承担大部分,个人承担小部分;
2、缴纳社保基数和的比例不同。灵活就业人员是按照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的工月平均工资40%—100%为缴费基数的,而职工是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的(并且不得低于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不得高于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灵活就业人员是20%,职工是8%(职工所在的工作单位缴费比例为20%);
3、缴纳社保的方式和意愿不同。灵活就业人员是可以评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参保,缴费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按公共职业服务机构的要求,通过银行网点、网银、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社保自助缴款机进行缴费,而职工是必须要缴纳的,是法律规定,不容商量,且缴费方式只能是由单位代扣代缴;
4、养老金的领取方式。灵活就业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去世,可以全额退返个人缴费。遗属还可以将抚恤金、丧葬费与退返的全额个人缴费进行比较,选择是否全额退返个人缴费而放弃抚恤金、丧葬费,职工退费时,只退返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申请灵活就业社保的条件如下:
1、依法进行登记失业,并符合4050年龄条件,即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
2、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并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失业登记;
3、就业困难认定期间必须依法缴纳社保费,含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
综上所述,只有当地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才可以参加当地的灵活就业社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