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流传了那么多年,都有着怎样的发展变化呢?

如题所述

汉服流传多年,是从兴盛到衰落再到现在的流行。

汉服

《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在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可见汉服在人文始祖黄帝时期就已经产生。

其实汉服定义: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指“汉民族的民族服饰”。 汉服样式: 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著。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长裤。

而且汉服是汉民族独有的,它与唐装和服完全不同由来,甚至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期,一直至现在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与汉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伴。当然汉服也并非一成不变,在朝代的更迭之下,汉服也由最原始的形制历经了很多的变化,它逐渐规范,到了汉朝已经达到最完备的状态并普及。在服饰上也更加的讲究了,体现出隆重和典雅的风格,秦朝时期的袍服不管是什么类型,除了祭祀和朝会可以穿著之外,其它的日常场合都可以穿著,而汉代则不同了,它对于礼服和日常穿著的衣服进行了相应的区分,那些直裾的袍服就只能做日常的穿著而不能够作为礼服

当然俗语所谓“民以食为天”,极言食的重要;又说“衣食住行”,衣更在食之前,可见自古以来,衣着服装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汉文化流传几千年,汉服也随之不断发展,顺带一提,中国古代的裳并不像现在的裤子,而类似于裙子,男女皆如此穿著。

结语

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诞生之初便承担著记载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几千年来,汉服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经过不断的发展与融合,最终成为了汉民族文化的最直接象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服文化对于记载传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著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5
有着很大的发展,在早期的时候就是一些官宦家的孩子会穿,后来就成为了一种文化,在平时人们也会去穿,现在社会当中,也会有一些女孩子选择穿。
第2个回答  2021-11-05
有着丰富的发展变化,汉服一直在不断创新,有了新的款式,有着新的刺绣方法,最终是汉服文化发扬光大。
第3个回答  2021-11-05
有着很长久的发展了,因为现在人们对于汉服更加的喜欢,同时汉服流传至今。风格是很特别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