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宽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

如题所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被悬置与回避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深度的命题之所以被悬置与回避,主要原因有三:
原因之一,不知“深度何为”——缺乏对深度意义的重视。人们在观察、探究、思考、讨论一些社会问题时都不约而同地试图透过表面、越过肤浅,直指深度,但是深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是否必要,对于小学生是否有可能却缺乏一致的、清晰的认识,甚至有人明确地提出,儿童的认知、思维、视阈等决定了“深度”的追求与实践对于儿童而言只能是揠苗助长,对小学生的发展不利,小学语文的教学必须回避深度。因此,阅读过程中“只关乎表层的词语和词语的表层,不见语言中的‘人’之存在”,“所谓的阅读只不过是一场没有指涉、反思、深度和意义的‘观看’,只是遗弃意象与情理后的物质表层的细摹”。小学语文教学自然被矮化和简单化。
原因之二,不知“何为深度”——缺乏对深度本质的探寻。一般意义上讲,“深度”指向于事物的本质,促使事物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不过,小学语文教学深度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在教学实践中深度如何确定,等等,人们对这些问题还缺少实质性的思考、研究和实践。过去有段时间,小学语文界曾就“简单语文”与“深度语文”展开过一些研讨。简单语文追求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而“深度语文”强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度感悟,挖掘蕴含在文本中深层的人文内涵。实事求是地说,这两种追求都有其合理性。但透过讨论的表层,我们会发现两者的话语指向并不一致。因此,这样的研讨并未能对小学语文教学深度本质的理解起到实质性的推动。
原因之三,不知“如何深度”——缺乏对深度呈现的把握。“如何深度”就是指怎样在教学实践中让深度得到落实。综观当前课堂中的实践,有这样两种倾向值得关注:一是教学停留在浅层的理解,限于甚至低于学生已有的水平,即使教学手段花样繁多,也难以将教学真正推向深度,学生学得“索然无味”;二是对文本的深度抠挖、无限制地拓展延伸,超出了学生理解的水平,学生学得“一头雾水”。这两种倾向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的呈现还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长此以往,“深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被模糊、被搁置、被忽略就成了一种必然的现实。
除此以外,小学语文教学深度的研究也有意无意地受到一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总担忧“深度”的提法似乎针对着、涉及到有关人,有关事。因而,一些研究者、教育者故意绕开,以避免因此而产生的复杂关系,争论自然逐渐销声匿迹。实际上,任何一种讨论都需要勇于批判的研究精神,否则将要影响研究的推进和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深度的研究也不例外。
二、小学语文教学深度:必然与可能的追问
从以上问题的讨论中不难看出,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这一话题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命题,这一命题影响着、决定着教学中诸多要素的研究、推进。之所以作出这样判断,是因为深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其必要与可能。我们需要为这一命题辩护。
1.深度是肩负文化传承重任的母语教育的必然追求
小学语文教学是系统的母语教育的起始阶段,其责任不言而喻。日本著名文化学家岸根卓郎在《文明兴衰的法则》一文中说:“放弃母语,就是通向亡国(毁灭文明)的捷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使得我们的母语学科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系统,更积淀了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
而承载着自身民族发展的母语,其文化层面的内涵才是最核心、最本质的。构建学生的文化平台,传承民族的文化,培养一代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站起来的中国人,这是母语的生命,也是母语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小学语文教学缺乏文化内涵与深度将难以担此重任。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还是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无论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还是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无论是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学都不可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层,必须关注文本深度意义的阐释,语言的表达母语教育的文化传承。
2.深度是以儿童文学为主体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儿童文学、教育专家朱自强特别强调:“小学语文教育一定要走儿童文学化这条路。所谓儿童文学化,就是指儿童文学能真正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资源和方法。”
儿童文学要顾及到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阅读的兴趣,但也应该具有一种追求深度的艺术价值取向,拓展儿童文学的审美天地。
儿童文学的深度追求决定着小学语文教学同样不应回避深度。语文教材需要思想深刻的课文,成为“思想的壁橱”(亚伯拉罕对图书馆的譬喻)。不具有深度的文章,即使再美也不能被选入。事实上,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不乏文学性、思想性都较高的作品。教学中应该用思想来启发思想,用深度去诱发深刻。学习中对优秀作品的“深度”视而不见,对一般作品的“深度”缺乏挖掘,实质是对儿童文学认识的浅薄。
3.儿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语文教学既要适应他们,更应提升他们
小学语文教学深度的探寻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因为儿童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
当今时代,儿童的地位和价值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童与成人是生命中的两种不同的形态。老子说过,成熟的有智慧的圣人的精神状态是与儿童一致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皮亚杰在探讨儿童游戏本质后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游戏相比,不过是儿戏”……由此可见,儿童有属于自身的深度。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事实上,儿童在某些方面是超越成人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有着超乎成人的想象,……他们面对各种现象总要发出无数个“为什么”的追问,表现出极大的对事物本质的关注。可能性是学生的成长性、创造性和终身发展性,是学生的最伟大之处。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不难得出结论:儿童是不成熟的,但不等于没有深度。我们应该揭开“此在”的现实蒙蔽,关注潜能的开发,打开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的通道,实现教育的“跨越”。深度不是将儿童引向深渊,而是儿童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