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的历史当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分布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不管三国的兵力是否在人口数之内,各国兵力占人口的比例都很高。蜀吴在10%左右,魏国居然是13.5%,魏国基本是每户一兵的程度。人口总数将近一千万。人口决定兵力,如果按照十人募一兵来推算,三国时期兵力总和也不超过一百万。比如官渡之战,说袁绍有七十万人,这绝对是不可能的。那么,在正史里,三国的真实兵力究竟如何呢?如果生在三国时代成为普通百姓,可能哭都来不及,从黄巾之乱到三国初至统一各国的连场大战,民众役使严重,死伤枕籍。论各时期的兵力,也是一蟹不如一蟹。




刘备去徐州救陶谦时,手下不过千余人马,已经是一个小军阀了,不过只能依附于大军阀混日子,陶谦又给了4000兵马给刘备,就有了割据地盘的实力。而在三国时期最大规模战役—淮南三叛最后一次平定诸葛诞战役中,双方军马云集,近60万人(其中司马氏兵力近30万,诸葛叛军十五万,东吴援军十余万)这是后期三国的大致情况。要知道军队里面不全是作战人员,还有伙夫辎重什么的,那你说号称五万人实际作战人员能有多少?有个两万就不错了。

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学者统计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人口,这就是1934年出版的《三国食货志》,作者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陶元珍先生。使人人知三国,人人品三国。而因此我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数是根据《三国演义》,现实跟小说往往有些出入,其中实际兵力就是一点。也就是10个老百姓养活1个兵,这也基本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一旦超过这个比例,百姓将不堪重负,封建政权就有随时崩溃的危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7
第一,赤壁之战时三方的兵力我从赤壁之战开始说起,因为此役是三分天下的基础。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吓唬孙权,称有80万大军。后来据周瑜得到的情报,曹操所率的中原部队,不过只有十五六万人,招降的刘表旧部,最多只有七八万人,因此曹操的实际兵力大约是在23-25万人之间。
第二,三国鼎立初期几次大战的兵力曹丕篡汉后,标志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代三国时代的第一场大战是夷陵之战,是役东吴陆逊指挥的军队有5万人,刘备几乎以倾国之兵出击,估计兵力在10几万,伤亡数万人。曹丕南征东吴,动用的军队有10几万人。
第三,三国中期主要战事的兵力司马懿平定辽东时,使用4万兵力,当时辽东公孙渊号称“控弦十万”,实际上应该没有那么多,最多可能就6万或7万。公元244年,曹爽伐蜀,以10万之众攻汉中,当时蜀国在汉中的兵力是3万,后来费祎率部救援,人数不详。
第2个回答  2021-04-06
三国真实的兵力分布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相差较大,主要差别体现在吴国和蜀国,三国演义过分美化这两国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兵力分布要弱很多。
第3个回答  2021-04-06
据历史学家葛剑雄估计,三国初年的总人口在2000万左右,而汉桓帝时期东汉人口接近6000多万,蜀汉灭亡时,有士兵10万、东吴灭亡时有士兵23万、曹魏极盛时有士兵70多万,三方加起来的总兵力在100万左右,其中蜀国、吴国和魏国的人口比例,大概是1:2:5。蜀国和吴国人口总和,也就比魏国的一半多一些,这也是魏国最终获胜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