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双指示剂法

如题所述

双指示剂法指利用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来滴定的方法。原理如下:

用HCl标液滴定混合碱时有两个化学计量点:

第一个计量点时,反应可能为:

Na₂CO₃+HCl=NaHCO₃+NaCl,NaOH+HCl=NaCl+H₂O;

溶液的pH值为8.31,用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8.0~10.0),从红色变为几乎无色时为终点,滴定体积为V1(ml)。

酸:化学上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可分为无机酸、有机酸。酸碱质子理论认为:能释放出质子的物质总称为酸。路易斯酸碱理论认为亲电试剂或电子受体都是路易斯酸。

碱:在酸碱电离理论中,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物质;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碱指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在酸碱电子理论中,碱指电子给予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11
双指示剂法是用于确定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的混合物成分及各物质含量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
指示剂:酚酞、甲基橙试液。
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由红色恰好褪为无色时,NaOH完全被滴定,Na2CO3变为NaHCO3,NaHCO3未发生变化;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的时候,NaOH完全被滴定,Na2CO3、NaHCO3均完全被滴定为H2CO3。依据先用酚酞、再用甲基橙这两步实验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关系或将试液分为两份,一份用酚酞、一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分别进行滴定,依据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关系,便可确定其成分并计算其含量。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双指示剂法是用于确定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的混合物成分及各物质含量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
指示剂:酚酞、甲基橙试液。
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由红色恰好褪为无色时,NaOH完全被滴定,Na2CO3变为NaHCO3,NaHCO3未发生变化;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的时候,NaOH完全被滴定,Na2CO3、NaHCO3均完全被滴定为H2CO3。依据先用酚酞、再用甲基橙这两步实验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关系或将试液分为两份,一份用酚酞、一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分别进行滴定,依据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关系,便可确定其成分并计算其含量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