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第二十四翻译

从《贾黄中字娲民》至《时论不之许》 翻译到位! 继续用 !不会的勿瞎答浪费精力!

贾黄中字娲民,沧州南皮人,唐朝宰相贾耽四世孙。
父亲贾砒字仲宝,后晋天福三年考中进士,初次得官。
宋初,为刑部郎中,终官水部员外郎、浚仪县知县,年七十去世。
贾砒严正刚毅,善于教子,士大夫的子弟前来求见,必定谆谆教诲。
最初,通判镇州,埋葬同乡随从之中尚未安葬的十五人,孤苦贫困不能自给的,都教导抚育并代为办理婚嫁。
贾黄中自幼聪明,年方五岁,贾砒每天早上让他端正站好,展开书卷与他相比,称为“等身书”,教导他诵读。
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写文章,能赋诗吟咏。
父亲经常让他粗茶淡饭,说:“等到学业完成,才能吃肉。”十五岁进士及第,授校书郎、集贤校理,升为著作佐郎、直史馆。
建隆三年,升焉左拾遣,历官左补阙。
开宝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礼院。
贾黄中通晓典故,每次审定礼文,增减适当,人们称他称职。
岭南平定,任贾黄中为采访使,廉洁正直宽厚,远方的人为此感到安逸。
回朝上奏利弊数十项,都符合旨意。
攻克江表,选任宣州知州。
年成饥荒,百姓大多成为强盗,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米煮成粥,赖以保全性命的敷以千计,又设法禁盗,因而全部散去。
太宗即位,升为礼部员外郎。
太平兴国二年,为升州知州。
当时金陵刚归附,贾黄中为政简易,州内秩序井然。
一天,巡视州府,见到一个房间锁得非常牢固,命令打开察看,得到金银珠宝数十柜,价值数百万,是李氏宫廷中遣留之物,马上写表章献上。
皇上阅读表章对侍臣说:“不是贾黄中廉洁谨慎,亡国的财宝,就要玷污法典而害人了。”赐钱三十万。
父亲去世服丧,丧期未满而复职。
五年,召回朝廷。
有人举荐贾黄中博学能文,召赴中书考试,授为驾部员外郎、知制诰。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升为司封郎中,为翰林学士。
雍熙二年,又知贡举,随即掌管吏部铨选。
端拱初年,加官中书舍人。
二年,兼任史馆修撰。
共两次掌管贡部,大量选拔寒门才俊,任免官吏,鉴定精当。
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同授给事中、参知政事。
太宗召见其母王氏,赐坐,对她说:“教导儿子像这样,真是孟母。”作诗赏赐她,赏赐丰厚。
贾黄中早就看重吕端的为人,吕端出朝镇守襄阳,贾黄中极力向皇上推荐,因而留在朝中任枢密直学士,于是参知政事。
当世能文有德的贤士,多是贾黄中所举荐提拔,然而未曾说出,人们并不知道这些。
但是小心谨慎太迥,中书政事常拖延不决。
四年冬,与李沆一同罢守本官。
第二年,为襄州知州,上言母亲年老请求留在京城,改为澶州知州。辞行之日,皇上告诫他说:“小心翼翼,君臣都应当那样;但如果太过分,就失去了大臣之体。”贾黄中叩头拜谢。
皇上因而对侍臣说:“我知道他的母亲有贤德,七十余岁未觉年老,每次与她交谈,聪明机敏。
贾黄中终日忧虑,必定在他母亲之前去世。”接着看着参知政事苏易简说:“苏易筒母亲也像她一样。
自古贤母不可多得。”苏易简上前道谢说:“陛下以孝治天下,勉励推及大臣的亲人,我是什么人,受到这样荣耀的恩遇。”至道初年,贾黄中患病,诏令返回朝廷。
立太子时,选择大臣中有道德威望的人做宾客僚友,贾黄中入选。
因久病,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贾黄中也特授为礼部侍郎,接替李至兼秘书监。
贾黄中一向酷爱文献典籍,官居内阁以后,很是欣慰。
二年,园病去世,年五十六岁,他的母亲还很健康,终究如同皇上的预言。
赠官礼部尚书。
皇上听说他一生贫困,特别赐钱三十万。
安葬以后,他母亲入朝谢恩,又赐白银三百两。
皇上对她说:“不要为各位孙子担心,我自当不会忘记。”贾黄中正直谨慎,能继承家法,廉洁无私。
熟知台合故事,娓娓谈论,听者忘记了疲倦。
在翰林时,太宗召见,询问时政得失,贾黄中只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所思不超出本职,国家军政大事,不是臣所清楚的。”皇上更加重视他,认为他谨慎忠厚。
当知政事时,最终无所建树,当时评论并不称许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