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用哪几招恢复好心态,在教育孩子时不再“焦虑”?

如题所述

从前以来,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长心头的“大病”,许多家长因此焦躁不已,甚至略有焦虑症的倾向。这段时间有关教育的话题尤为热烈,俨然掀起了一阵阵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对于子女教育的忧虑潮。这种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尤其是教育背后的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的体系,不断地在形成一个个“场域”和“区隔”,一步步加剧社会的分化和不平衡。

家长一遍遍担心自家孩子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一边责怪自己为孩子做的太少,也希望孩子能够用自己的努力填补上自己比别人家长落后的地方。当这三者不能平衡时,许多家长都会陷入焦虑中。前日,杭州一小学家长自爆“高级学历”竞选家委会的事情火遍网络。孩子同学家爸爸妈妈都是“硕士”、“博士”……而自己只是个本科生,一时间激起了不少家长的敏感情绪。

在教育当头的局面下,家长们无疑是一个顶梁柱,如果家长都倒了,那孩子肯定也没有了动力。如何让家长保持良好心态,成了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



怎么样让家长保持好心态,不焦虑呢?

第一、找到“焦虑的根本”,原因很重要。

千千万万个家庭有千千万万种问题,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焦虑的根本原因。比如,有些家长是因为家里财力不足,无法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有些家长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以至于孩子跟自己的关系总是箭弩拔张;有些家长是因为孩子叛逆的问题,担心孩子在社会上被一些不良少年带坏……等等。

只有正确找到问题的关键,我们才能针对问题实施一系列解决方法。孩子和家长之间绝非敌对的关系,在很多问题上,也许只是因为两者之间的交流不当,以至于引起了一系列不必要的误会,造成了双方都 焦虑的情况。

这时候家长应该冷静下来,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与孩子一同商量解决办法。而不是无头苍蝇的乱飞乱撞,最后两败俱伤。



第二、多沟通,多交流,放宽心。

在一个团队里面,沟通是最不能缺少的。如果没有沟通,甚至不能称为一个团队。更何况家庭是贯彻一生的团队,从出生开始,到死亡结束,我们要学会和自己最亲密的人交流。很多人就是这样,在外面能说会道,回到家却一言不发。如同网上的一句话,“我们总是把最坏的一面留给我们最亲密的人。”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心理不足以承受面前的压力时,我们应当做的是去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夫妻之间,子女之间,亲朋之间……一个人面对往往不是好的选择。只有我们踏出交流的一步,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的路。



第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的焦虑,在孩子们看来却是不必要的。比如一个父亲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得100分,但在孩子看来80分没什么不好的,他已经满足了,父亲的焦虑完全多余。这就是家长陷入“单向焦虑”的情况,这个情况下,家长的情绪孩子无法理解,自然也无法给予父母想要的回应。父母得不到想要的回应,越发焦虑,事情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其实没有必要,家长们其实可以跳出圈外来看。教育的本质对象是谁?是孩子。所以尊重一个孩子的意愿,是很必要的。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路上,每一件事都是和孩子所想的方向背道而驰,那孩子绝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不要在孩子知足常乐的时候你想一飞冲天,学着静下来去走进他们的世界,也许就会发现目前的焦虑真的不值一提。


中国的家长为什么会焦虑?

有句话说的不错“天下没有相同的孩子,更没有唯一标准的家庭教育。”但是中国的教育在很大意义上是有唯一标准的。孩子进入小学、初中、高中,和身边的孩子用的都是统一的课本,统一的作业,统一的试卷。我们没有办法批判这种教育制度不好,因为它确实某种意义上很公平。但是,公平的它又带出了一些不公平。比如,家庭环境好的孩子,在成长路上可收获的 教育资源一定多于一般家庭的孩子,这是硬性条件。以至于一些家长像是走在了前面,于是有家长不甘落后,但是没有办法,自身条件不足,只能拼命要求孩子“改变命运”。

孩子逆反心理作祟,越是严格,越是不在意。于是家长两面着急,陷入了焦虑状态。这种状态是人传人的,今天你给我,明天指不定我就给了别人。在教育这块大石头面前,社会上的精英都会低下头颅。

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一个家长真的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走在队伍最前面,但是也从来没有一个家长是落在最后的那个。“成功”这个定义从来不是具体化的,你的孩子比我家孩子数学好,但是我们家孩子艺术造诣高。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有做得好的地方,但也会有一些家长散尽千金也没有办法弥补的缺憾。这都是常态,家长们应该放宽眼界。

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数学考试得了满分的骄傲和自己动手拼完拼图的喜悦差不多。所以何必把应试教育看成牢笼,把孩子和自己关进去厮打呢?我们明明可以选择更好的方式去面对这些,一种让孩子和自己都乐于接受的方式。当生活不太美好时,要学会自己制造美好。调整自己的心态,去接受孩子的不足和长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接受教育、长大成人,是来享受这个美好的世界的,而不是作为家长与家长的战斗机器,谨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3
第一、找到“焦虑的根本”,原因很重要。千千万万个家庭有千千万万种问题,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焦虑的根本原因。只有正确找到问题的关键,我们才能针对问题实施一系列解决方法。孩子和家长之间绝非敌对的关系,在很多问题上,也许只是因为两者之间的交流不当,以至于引起了一系列不必要的误会,造成了双方都 焦虑的情况。
第二、多沟通,多交流,放宽心。
在一个团队里面,沟通是最不能缺少的。如果没有沟通,甚至不能成为一个团队。更何况家庭是贯彻一生的团队,从出生开始,到死亡结束,我们要学会和自己最亲密的人交流。很多人就是这样,在外面能说会道,回到家却一言不发。如同网上的一句话,“我们总是把最坏的一面留给我们最亲密的人。”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心理不足以承受面前的压力时,我们应当做的是去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夫妻之间,子女之间,亲朋之间……一个人面对往往不是好的选择。只有我们踏出交流的一步,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的路。
第2个回答  2021-03-13
第一个先冷静下来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二个多聆听孩子的想法多沟通,放宽心。第三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第3个回答  2021-03-13
只有保持好心情,才能更好的面对孩子。和身边有经验的父母讨论,寻求经验,这样你会发现,你平时焦虑的事情,其实在很多父母身上都发生过。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是回想起来的问题。耐心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