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战国显学与儒家分庭抗礼,汉代却销声匿迹,墨家到底怎么了?

如题所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混战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繁盛、百家争鸣的时代。在诸子百家中,墨家就曾在战国盛极一时,风头甚至盖过了法家和儒家。但是这么一门“显学”在汉代却完全的销声匿迹了,相关的文献也非常之少。从显学到消失,墨家到底怎么了?在我看来,墨家在汉代以后式微,此后两千年在中国历史销声匿迹,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墨家的苦修和政治立场。

首先,墨家崇尚苦修,组织制度极为严苛。历史上,崇尚苦修的学派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出世的哲学,几乎没有像墨家这般崇尚苦修的入世哲学。而且,墨家一直有以身殉义的习惯,最典型的是孟胜及以下183学徒为坚持墨家道义殉死之事。可以说,墨家学徒基本上就等于死士一般的人物,绝非人人可以达到、贯彻的。墨家的学说或许传播性大,但真正能够成为墨家学徒的人,必然不多。

其次,墨家所代表的的,是平民阶级的立场。其很多主张基本上就是和儒家相对立的,如“非乐”、“兼爱”。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利益与阶级的立场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出发点。儒家代表的,是贵族立场,是从统治者的角度考虑的,其主张的是等级有序。而墨家代表的是平民阶级的立场,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这样的思想,不仅难以令统治者感到愉悦,恐怕普通百姓也会感到接受困难。虽然它们的愿望诚恳美好,但非人人皆为墨翟,墨翟实为圣贤了。要站在儒墨二家中进行选择,恐怕统治者都会选择维护等级制的儒家。

总的来说,墨家崇尚苦修,上不言利,下不传文字。内部又没有实际好处,又无振奋人心的口号,兼之有部分思想反儒,其销声匿迹在所难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