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有诀窍或窍门,如何掌握思维力运用的窍门?

如题所述

做任何事情都有诀窍或窍门,这里的诀窍或窍门就是指在做事情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有效地达到目的。所以,只要我们掌握解决问题的诀窍或窍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进行创造思维也不例外,有自己的诀窍或窍门。

1、相关法

所谓相关法,是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寻找最佳思维结论时,由于思路受到其他事物已知特性的启发,便联想到自己正在寻求的思维结论的相似和相关的东西,从而把两者结合起来,达到和实现以此释彼的目的的方法。相关方法的运用要依赖于较强的联想力。

富兰克林发现雷电本质的思维方法就是联想。40岁那年,富兰克林听了一位电学家的一次演讲。当时,电的研究还处于幼稚阶段,电学家所知道的只是摩擦起电,他们研究的工具是一种名叫莱顿瓶的仪器,它能储存静电,也能放电。富兰克林也买了莱顿瓶在家里不断地摆弄。有一次,妻子不当心碰到了储存了电荷的莱顿瓶,突然莱顿瓶嚼僻啪啪地放出了电火花,妻子挨了一下电击,房间里弥漫着一种类似硫磺的气味。富兰克林见到妻子电击后的症状,他的思维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他由妻子遭受电击联想到雷电,他发现两者都发生电火花,对人都有伤害作用,都有硫磺似的气味,都能烤焦皮肤,都能引起大火……它们之间是多么地相似啊。从莱顿瓶放电和雷电的相关性,富兰克林大胆地推测,天上的雷电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与莱顿瓶储存的电荷一样的东西。就是说,雷电是大自然的莱顿瓶的放电现象。为了验证白己的猜测,他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从而揭示了雷电的本质。在这个基础上,他发明了避雷针。

相关性方法得以成立,是以事物间存在普遍联系这一客观事实为根据的。由于事物间普遍联系,因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事物的解决,往往影响到周围的众多事物。例如环境问题。它不单单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面对的生存空间的境况问题,因而,一定空间范围内某个人、某个单位对环境的破坏,必殃及其他人、其他单位。同样,某个人、某个单位对环境的重视,消除破坏环境的因素,必将使大家共同受益。正是由于这种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就使得相关性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要把相关方法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我们大力培养洞察事物间相关性的能力,善于抓住事物和问题的关键,善于把自己所思考的内容进行要素分类和分解,提高见此思彼、以此释彼的能力。否则思维单一,仅局限于自己眼前的问题上,对周围问题熟视无睹,是不可能获得创造性思维方法的。

2.转换法

转换法是创造比思维的又一方法。转换法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其思路在一个方向上受阻时,便马上转向另一个方向,经过多次转换,直到获得创造性思维成果和创造性行动的方法。

上海黄浦江上的南浦大桥建造时就用了转换法。建造南浦大桥时,建筑学家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为了不影响黄浦江上的船只来往,桥必须造得很高;桥造得很高,引桥就必须很长。它将绵延数里,直达市中心,要占去很多道路和土地,给城市建设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建筑学家们寻找着一个缩短引桥长度的办法。直的能不能转换成弯的呢?能的。沿着这条思路,他们提出可以把直的引桥变成螺旋形,就像盘山公路蜿蜒上升。根据这个方案建成的南浦大桥浦西段,引桥建成了螺旋形。上桥的汽车在一圈一圈的螺旋形引桥上盘旋,一层一层地盘高,最后登上主桥。这种引桥既缩短了长度,又增加了美观。

事物都是由多方面、多层次构成的复合体,事物的发展也都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当我们思考事物和改造事物在一个方向受阻时,便可从事物本身另辟蹊径。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当发现对方不易被攻下,或发现沿原方向继续谈下去会对己不利,容易让对方抓到把柄时,就应该转变方向,寻找新的、有利干自己的方向,以获得谈判的胜利。但是,转换法不是随意发生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进取精神,对事物反映迟钝,观察力差,发现不了问题,那么即使他想转向,也不知转向何方。所以,转向法对运用者有较高的要求,这就是人们必须有较敏锐的观察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苗头,从而为思维转向提供思维入口;还必须具有不厌倦于再做转向思考的毅力和追求完善、尽职尽责、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使思维转向成为创造性思维链条的一个又一个环节,最终使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工作获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性成果

3.放松法

放松法是一种不成其为方法的方法。放松法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经过了长期的冥思苦想,却找不到创造性的答案,而此时,人们因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过分紧张,而处于身体非常劳累、大脑非常疲乏的状态,人们应该放下手边的工作,并暂时忘掉它,去散步、闲聊、观赏自然风光、参加某项体育活动,使身体状况得到恢复,大脑神经得到调节,并让大脑松弛一下。这样,当人们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大脑放松时,在不经意间会发现创造性答案的方法。

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具备目标专一、精神集中的品格。但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有时人们考虑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迟迟不能攻破,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在较长时间内把思路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并围绕一些常规方法思来想去,往往很容易形成某种思维定势,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创造性,使自己的思路走入死胡同。所以,此时的最佳选择是放松。例如,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就是这样。那一年,希腊亥洛王请金匠制造了一顶金冠,但是他怀疑金匠掺了假,要求阿基米德在不损坏金冠的前提下进行鉴定。阿基米德接受任务以后,苦苦思索了好多天,还是没有想出办法。正当他感到苦恼的时候,妻子建议他去洗个澡,放松一下脑筋。当他跨进浴盆时发现一些水溢出盆外,而自己的身体却变轻了,于是恍然大悟。只要比较同样重量真金和金冠的排水量即可。阿基米德不仅找到了鉴别金冠是否掺假的方法,而且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流体静力学的规律——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所以,尽管放松法是一种不成其为方法的方法、但如果我们陷人思维僵局后,再一味地苦苦思索,不仅白白耗费精力,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即屡战屡败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今后的思维活动和工作。此时不妨利用放松法,让放松法把我们引出思维低谷,并帮助我们找到创造性思维的答案。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很多,不限于上述三种。在实际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随时可以总结以发现其他的方法。但不管是已有的方法,还是将要总结出的方法,每种方法只能具体地加以运用,即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某一种方法,而不能事前主观地规定解决某一问题必须用某种方法,这是与创造性思维的特性相背的,也有悖于上述几种方法的共性—灵活性。所以。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我们也需要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