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在消费社会中对人们日常生活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很急很急很急啊~~~~~~~~

视觉艺术中的审美教育

视觉艺术主要指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及室内外装饰作品等等视觉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在于审美经验、审美意识的视觉形态化.在于各种视觉形式因素如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按照一定的意图组合成视觉形象的艺术整体。包括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的审美意识的动态系统.都凝缩着审美内容,静态中蕴涵着动态的力.体现着动态的美。

视觉艺术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审美教育的特殊性——对于视觉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色彩感、形体感、线条的韵律感、质感、构图等直接感性方面的敏感性的培养,使受教育者由视觉形象去领悟深层的审美内容.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

具体地说视觉艺术.首先是视觉形式的艺术、视觉审美形式的艺术。它依靠形式而存在。它的内容.也是见之于形式的内容。人们接触视觉艺术。第一步就是要正确地感受艺术的审美形式。接着便是外依于感觉和内依于经验.形成对视觉艺术对象的整体把握。由此,才进入理解、情感、抽象而出现的某种快感反应.判断才有审美意义。所以构成视觉艺术形式的线、色块、结构等,就成了美感的基础和培养、提高受教育者对审美形式的感受力。这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使受教育者正确地把握作品。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应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表现力和想像力。

在教育受教育者欣赏艺术作品时.要重视情感要素.不能只限于描述艺术作品的题材、情节、思想、技法等。这是因为.在视觉艺术中.决定其审美价值的是凝聚于视觉形式中的情感,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的高尚与低下、深刻与肤浅。至于视觉艺术中的题材、情节、思想、技法等因素,都是融在情感之中才体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的。

首先.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是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在视觉艺术中.往往构成内容的一种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情感和表情的高超艺术表现。米开朗琪罗雕塑的“大卫”那怒视前方、手握石头的形象,凸显一种坚毅与抗争的神态:罗丹雕塑的“思想者”低首沉思的面容.因沉思、凝重而表现一种凝思结想的态势这两个雕塑都生动地展示了精神与肉体的完美融合.使人产生探究不已的精神.得到很高的审美享受。

表情,自然有生理依据。喜悦时微笑,正是基于身体内部的和谐和肌肉的放松:愤怒时双目圆睁,正是因身体内部的感情外露。表情有相对性和微妙的差别性,还有千变万化的动态性.这就使它在视觉艺术中获得了极大的表现自由.也使欣赏者对于表情的准确把握成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它是审美艺术的重要方面。

其次.想像力及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审美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因为,视觉艺术首先是视觉形式,但这种形式又绝不是单一的形式.因此.对于视觉艺术的形式感受也不仅仅是感知形式.看起来似乎是纯心理、纯形式、纯感知的,而实际是有着社会内容的这就是说.在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形式美中.仍然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示时代的、民族的乃至阶级的差异.总是与特定的社会、时代、民族的习惯、想像、观念相互影响。在形式感受中,实际有着超形式、超感性的东西。

既然形式渗透着社会及历史内容.而对视觉艺术的形式.需要有理解的问题.“大卫”塑像预示着民族不屈的精神.渗透着强烈而又复杂的情感内容.如不能深入理解这一艺术作品的内容.就谈不上艺术欣赏.也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艺术想像。

想像之于视觉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视觉艺术往往用一个瞬间的动势揭示一个过程,《伊凡雷帝杀子》中那疯狂的伊凡雷帝惊恐、悔恨、痛苦地抱着被他杀死的儿子.虽然是整个情节所反映的一个过程.但给欣赏者带来自然的艺术想像,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因此,视觉艺术本身必须具备艺术作品的想像特点.否则难以使欣赏者获得完美的审美享受。

如何正确地进行视觉艺术的审美教育.这主要表现在正确引导艺术创作与欣赏方面。具体地说.视觉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以发展受教育者的色彩、形体、线条、质感、构图等直接基本感受为基础,引导受教育欣赏美术作品时.不应局限于描述作品的题材、情节、思想等方面,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方面。

如视觉艺术中所选用的题材.许多人认为题材决定审美,认为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决定题材的价值.认为画伟人比画平民有价值.这是用一种政治和道德等社会标准来衡量艺术作品。实际上。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被几代人肯定并不是以反映政治上的伟人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罗丹的《老妓女》、米勒的《拾麦穗的妇女》、凡高的《自画像》等均取材于社会中贫民生活。使欣赏者从中深刻感受艺术的内涵.也是作者情感的一种成功表现。

此外.从审美教育方面看,视觉艺术中最有力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构建的是情感要素。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它是一定的“力的图饰”.是某种情感的“同构” 情感活动是具有生理依据的.不同情感依据不同的生理的“力的结构”。当某一对象作用于视觉时.便引起脑皮层上视觉区域的生理活动.形成对于对象的知觉。格式塔学派还认为,这种对于对象的知觉并不是对象的机械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组织过程。组织的结果就是所谓“完美”或“格式塔”也同样有其生理依据— — 也是一定的生理的“力的结构” 当知觉的“力的结构”相一致时.便产生“同构”.这一情感便被唤起。对这一对象的知觉.便成了具有一定情感的知觉艺术家把这种具有一定情感的知觉完形— — 艺术地表现出来就是艺术情感要素。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视觉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重点应引导学生理解其艺术作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使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从而得到审美享受,并培养其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三、视觉艺术素养的文化意义

视觉艺术是基于视觉认知规律, 运用视觉习性的精神作用, 在空间感观上创造心灵间沟通的物质桥梁。生活中自然融合的视觉艺术水平的高低, 恰恰体现了视觉文化生活与视觉艺术素养的息息相关。中国彩陶文化中满足视觉美誉的纹样远远超过对盛装功能的刻意表现, 从历史的源点上可以看出视觉艺术不同程度的社会作用和感染力, 这一点, 既反映了视觉艺术影响人类生活品质的真实写照,也逐步形成衡量和促进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 对视觉艺术素养的普及, 也就具备了现实的文化意义。

目前, 文化大众、享乐主义、消费欲望和都市空间,这些使得视觉因素僭越其他因素成为文化的主因。物质性的消费被精神性的消费所取代, 商品拜物教转向了“形象拜物教”。更准确地说, 形象即商品。法国哲学家德波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消费社会的形象霸权。在其影响深远的《景象社会》一书中, 他开宗明义地切入了一个基本主题:“在那些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 生活的一切均呈现为景象(spectacles) 的无穷积累。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转向一种表征( representation) 。”在德波的理论中, 景象这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十分复杂,“景象不是形象的聚合, 而是人们社会关系, 以及经由形象所中介的社会关系。”恰如马克思以商品概念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德波是通过景象的概念来透视社会。景象不等于形象, 却和形象密切相关。当他说生活呈现为景象的无穷积累时, 实际上是指出了当代社会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 乃至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均由形象作为中介。所以, 景象既指依照形象、商品和景象来组织的媒介社会和消费社会。

当商品以其显著的可视性入侵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时, 与其说是在消费商品, 不如说是在消费景象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被其外观的符号价值或景象价值所取代。一些知名的商品品牌, 从可口可乐到好莱坞电影, 从麦当劳到耐克运动鞋, 这些世界性的商品其外观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使用价值。

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说, 审美进入日常生活, 就是形象的大规模复制和生产, 就是形象从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圈层”中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就是我们在一种距离感消失的前提下所导致的“主体的消失”。在杰姆逊的文化“图绘”中,我们看到了视觉艺术素养的巨大文化意义,将素养推至文化的前台这样的历史过程。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文化生活的要求。所以说,视觉文化生活乃是视觉艺术素养的温床,当这个温床让视觉艺术素养开花结果后,才能更好地延续视觉文化生活的蓬勃生机。

参考资料:参考文献:陈池瑜.大众美术与视觉文化.南方文坛,2001,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4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通常被称之为“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中,似乎一切特权和区分都被消解了,高雅与通俗、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传统的边界断裂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已经崛起。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从家居装饰到形象设计,从影视娱乐到广告形象,人为化的视觉环境造就了新的视觉生态。较之于我们的前辈,我们越发地感受和追求视觉的快感,也越发地体验到外观的视觉美化成为主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