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方法,帮你彻底摆脱选择困难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相信你跟我一样,也会因为各种选择而发愁。有些选择可能比较容易做出决定,而有些选择却比较难做出决定,甚至一项选择会让你辗转反侧。

去饭店吃饭,纠结着去哪一家呢?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纠结着吃哪一道菜呢?

找工作的时候,我该找哪一类工作呢?拿到offer之后,我该选择哪家公司呢?

休闲的时候,我该看哪一本书呢?我该看哪一部电影呢?我该买哪一件衣服呢?

诸如此类,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斥着这样纠结的场景。

这种情景,说明你患上了”选择困难症“。

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让自己满意的决定,通常喜欢在几个选择之间左右摇摆,哪怕到最后做出了决定,也是被迫的结果或者说是妥协的结果。并且,一旦选择的结果不如人意,又会懊恼不已。

为什么会产生选择困难症呢? 通常来说,产生选择困难症的原因往往会是这4点:

1.思想懒惰

思想懒惰,什么意思?也就是你不想去选择,懒得去选择。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吃饭的选择。比如说今天中午要吃什么,很多人最常见的一句话:随便,我都行,你们定吧!

这类选择往往不是很重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是如果人人都是这样想,那最后到底吃啥呢?

所以说归根结底还是不愿意去想,总想着别人能够替自己决策。

2.可供选择的东西比较丰富

很多人可能会辩驳说我不是思想懒惰,不是懒得去想,我也想了,但是可供选择的东西太多了,我是真的不知道选择哪一个。

的确,这也是一种原因。随着工业水平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大量的产品被开发生产出来,可供选择的种类的确丰富了起来。

3.自身能力不足

这种情况一般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得比较多,我们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候,每天各种信息不断冲刷着我们的眼球以及大脑。

我们面临的情况不再是信息不足,而是信息过载了,信息过载让我们对于信息的判断、信息的筛选成本不断上升。

更进一步说原本的信息决策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于现实的需求,或者说跟不上信息决策的步伐。

在过载的信息中间,不知道哪些信息为真,哪些信息是假的;哪些信息是对,哪些信息是错;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哪些信息对自己没用……

4.害怕承担后果

一些重大的选择甚至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这就使选择者往往陷入了无限的选择焦虑之中,因为害怕选择会导致可能出现各种让自己失望的结果。

比如说买房的时候,很多人往往比较纠结,到底买不买,买哪一套等等。

正常来说,一个人做出某个决定的一般过程是这样的:

收集部分信息——思考——做出相应的决定——执行所做决定;

但是患有选择困难症的决定过程可能是这样:

收集部分信息——思考——陷入一种犹豫的状态——收集更多的信息——想得更多——然后更加犹豫不知道如何选择。

每天,我们都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在各种选择上面,不得不在两个或者多个同样具有诱惑力的选项中做选择。

问题是我们似乎都明白这个道理:熊和鱼掌不可兼得,但我们在行动上却显得迟钝很多。

虽然诸如吃饭这类的选择对于我们并不重要,无伤大雅。

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比较重要的选择,例如这个项目到底要不要做呢?我该怎么向领导解释呢?我该如何跟客户说呢?我是要亲自见面说?还是打电话亦或是发邮件呢?这类问题层出不穷……

这种情况如果总是发生,你可能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绝,容易错失机会;过分担心做错决定的后果,不敢试错,你想想,你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成功的机会会大吗?对于事情的判断缺乏直觉……

那该 如何做出明智决定 ,不再选择困难呢?

1.利用习惯的力量

利用习惯的力量。生活中,其实很多东西选择困难都可以通过习惯来避免的。

比如说吃饭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某个时间点给自己列一份固定清单,也就是总是固定的几个菜。

如果你非要坚持说天天吃固定的菜,不腻吗?但你可以仔细地回想一下,平时你艰难做出选择后吃的菜,经常不也是重复的嘛。

所以说,为了避免在点菜上浪费时间,你还不如给自己列个固定清单,实在不行,可以一个月换一次清单。利用这种习惯让自己不再选择困难。

2.停止收集信息,同时给自己时间限定

你应该停止收集过多的信息,很多时候难以做出选择,是因为我们收集的信息过多,不知道该遵循哪些信息的原则。

你应该注重的是信息质量,而不是数量。收集过多的信息,一方面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另外一方面过多的信息往往使我们更加迷惑,从而难以做出选择。

同时,在做选择的时候,你也应当要给自己进行时间的限定,不管是给自己一个截止日期,还是做决定的时候计算时间。比如说X月X日之前要做出决定,在30分钟内做出决定等等。

一般这类事情都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你就要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快速做出决定。

3.利用决策矩阵

对于一些重大甚至能够影响人生轨迹的事情。同时,这类决定又有许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的情形,你就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这种辅助决策的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斯图尔特•普提出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普氏分析或者多因素辅助分析。它是一个一款非常有效的辅助决策工具。

决策矩阵使用起来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尤其是对于学过管理学的同学来说。

决策矩阵分析通常需要三个步骤:

①列出所有的选择项;

②确定影响选择的因素及其权重;

③最后将每项评分和相对重要性的权重相乘做出最终分析。

第一步:列出所有的选择项,然后列出对做出决定由重要影响的因素。我们将这两组信息列在一张表格至上:把所有的选择列在行上面,把对做决定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放在列上面。

第二步:做出针对您要决定各种选择的因素相对重要性,把相对重要性用数字来表示。我们将这个数字称为权重,数字越大或者说权重越大,代表你认为这个因素是你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三步:在表格上,为影响您决定的各种因素打分,并且把您的选择也从零不好到三非常好打分;注意你并不一定要为各项选择打不同的分数,如果任何一个选择都不好,您可以都打零分。

现在把每项选择的分数和相对重要性的权重相乘,这就给出每个选择相对于每个因素的重要性;最后把这些乘过权重过后的分数相加,最大的分数就是您的选择!

举个例子:

你打算购买住房,你和家人商量了很久也没有定论,那么该如何做出决定?这时候你就可以尝试决策矩阵。

第一步: 列出对买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①环境;②交通;③户型;④价格;并且根据你的评估给每个选项打分,看看这些选项分别满足各项要求的程度如何(从0-3,0表示不好,3表示非常好)

第二步: 列出各种因素的权重(比如可以将权重规定在0-8之间,越是重要的因素相对权重越高,0表示权重最低,8表示权重最高)

第三步: 为各种因素打分,并计算最终结果。

因此,D房源可能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结果你仍旧不满意的话,可能是你在权重方面的估计出现了问题,你错误地估计了某个因素的重要程度。

所以,选择本身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反而可能对你是一种”锻炼“。因此,下次再遇到选择困难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用以上3种方法去解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