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单方面辞退38岁员工,该公司为何非辞退不可?

如题所述

38岁的李先生称,自己于2018年入职京东,转正后,跟京东签了3年劳动合同,合同在2021年6月到期。然而,2018年12月,领导约谈李先生,称其能力不够,让李先生办理离职手续。后来,人力资源部也找李先生谈话,称不允许内部转岗,希望李先生主动离职,然而李先生并没有同意。

半年后,京东以“整体业务调整”为由,与李先生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人民币7万元。但李先生称,公司实际上未发生组织架构调整,其同部门同事仍在工作。此后,李先生通过劳动仲裁裁决京东继续与其履行合同。京东不服裁决,先后两次上诉均被驳回。

最后,李先生在终审胜诉后前往公司复岗,然而仅仅3天后,他就收到京东的第二份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不久,刘强东出面亲自回应此事。他说京东不会开除任何员工,李先生离开京东,另有隐情,但是他没有说具体是怎么回事。

京东公司三次辞退一个P7员工均败诉,为什么辞退员工败诉率如此高,京东恐怕也是挺无奈的,从新闻了解京东也愿意支付经济补偿金,这里律师结合劳动法和事务管理经验,谈谈看法:

1、员工如果没有重大违规的情况,用人单位要辞退其实并不容易,最简单的方法直接发放2N的赔偿,马云说过员工辞职要么钱问题,要么心委屈了,我相信钱给够这位P7员工并不会就愿意继续去一个不需要自己的公司上班。

2、“能力不行主动离职吧”这是真实情况?

从败诉的裁决和判决看来,法院都不支持京东的主张。其实啊,真有心换人换劳动者岗位也没关系,有时用人单位真诚一点才能和劳动者达成一致意见,而不仅仅是老板一句话就去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事情,这方面恐怕京东的HR也是很为难的,判决出来太打脸刘总了。

3、更为奇葩的是,法院判决下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京东三天后又发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似乎在京东公司眼里,法院判决属于可有可无的文件,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头的大企业,如此做法如何让大众信服?法院的司法权威也受到京东暴击一万点。

我支持这位P7劳动者维权,拿到自己应得的补偿,不同意京东公司随意辞退员工的做法,也对互联网996工作制深恶痛绝。这位员工已经快40岁了,如果把时间都耗在了争这口气上面,那么他之后的人生可能也就这样了。因为在这个行业的名声已经散了出去,这位员工在这个行业也找不到工作。加上那么大的年龄,他还能有多少可发展的可能性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8

很多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和支出,就对员工进行压榨,如果发现员工没有价值,就选择抛弃,而企业的这种观念,也让很多员工的利益受到伤害,一名38岁的员工就遭到京东单方面的辞退,其原因就是公司以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为由,强行与李先生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当事人认为公司并没有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便申请了劳动仲裁,虽然李先生最终胜诉复岗,但是三天之后却又遭到京东的第2份的辞退通知。

在2018年12月份,李先生就被京东的人事进行约谈,认为其能力不够,不允许李先生选择转岗,希望自己选择离职,面对这种无理要求,李先生并没有同意,可是没有多久,京东就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将李先生辞退,而且也支付了李先生的赔偿费用,京东这样毫无道理的做法也让很多网友感到愤怒,如果企业随意的开除内部员工,那么很多员工就会得到不公正的对待。

京东对该员工非辞退不可,其原因就是该员工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从年龄上来看,这名员工已经38岁了,而且在京东的岗位是P7,这样的岗位在京东也算得上是一个小领导,如果没有给公司带来一定的价值和利益,很可能被公司抛弃,这就是现在很多员工面临的现实,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然后被企业无情的辞退。

京东对该员工非辞退不可,其原因就是企业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我们在职场中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在35岁以上的员工,如果在企业没有做出一定的成就,或者当上管理岗位,就很有可能被公司解聘,因为他们宁愿使用一个年轻人,认为他们不但任劳任怨,而且工作效率也很高。

第2个回答  2020-11-28
京东单方面辞退38岁员工,该公司非要辞退这名员工,我觉得是这名员工自己本身的行为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估计是工作能力达不到公司的要求,还事儿比较多。
第3个回答  2020-11-28
根据公司方面的介绍,这名员工在被解雇后受到一笔不错的安置费。但是之后他一直都在各大平台诋毁和污蔑公司形象,给公司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第4个回答  2020-11-28
因为辞退这些员工之后,公司的成本能下降很多,这样可以用来招纳新的员工。方便公司以后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