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睡眠论不一定健康吗?那么什么样的睡眠才是健康的?

大家都认为每天睡够8小时就是健康的睡眠,可是为什么很多人睡够8小时后身体反而更疲劳。

关注睡眠质量不应该只看睡眠时长够不够,还要看睡得好不好,睡得时间合不合适,醒来的时间合不合适。

我们一个个说。

首先睡眠时长。

一个人需要多少睡眠,和年龄有关。

    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长,大概要16小时左右。

    幼儿(1-2岁)需要11-14小时睡眠。

    青少年需要8-10小时睡眠。

    成人需要7-9小时睡眠。

上诉睡眠时间是人群统计学计算的结果,指的是绝大多数健康人在这个范围内,回到具体的个人上,是允许有个体差异的。

因为基因原因,世界上真的存在“短睡眠者”,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睡眠,但这在人群中的是少数。

也就是说,有时候你睡够了8小时,还是困,有可能是你睡8小时真的不够。可以试试睡够9小时,如果醒来神清气爽,那不用问了,你适合睡9个钟。

第二,睡得好不好。

睡眠其实是随着时间按周期进行的。一个周期大概90分钟,分为5个阶段。

睡眠五阶段

如果因为压力等原因,深睡眠阶段时间短,浅睡眠时间长,表现为易惊(吵)醒,你会感觉到睡了又好像没睡,说不上来的疲劳。

另外,第五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就是你做梦的时候,也会有影响。

梦每晚都会光临我们的睡眠,差异只在于有时能意识到,有时则不能。这主要看我们是否在某个睡眠周期中醒来,以及睡眠周期是否中断。研究发现,人如果在某个睡眠周期结束时醒来,梦的内容常常无法被回忆,因为梦的性质属于短期记忆,若不经多次重复或转化为长期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但如果睡眠周期被打断,此时人又正在做梦,那么这个梦的内容就能被记起来。所以那些报告自己一晚上做很多梦的人,通常第二天醒来都特别困,因为睡眠周期不断被打断。这样你是休息不好的。

第三,醒来的时间合不合适。

如上所述,睡眠有周期有阶段,如果我们刚好在一个完整的周期结束后醒来,那我们应该是很精神的,但实际上,我们经常是带着起床气被叫起的,同时伴随无法言说的疲劳,或者是要懵逼一段时间才能反应过来。

起床气和懵逼的感觉是怎么来的?

研究人员找了一群人测试最合理的午睡时长。

结果发现,选择午睡10分钟的人在醒后整体精神状态最好;

午睡5分钟和不睡午觉没什么差别(5分钟也能叫午觉吗?打工人的心酸);

最有趣的发现是,午睡超过30分钟人,醒来后容易出现“起床气”,同时头脑昏昏沉沉。

因为午睡超过30分钟,恰恰就是容易进入深睡眠的时间。

同样,在早晨你被闹钟叫醒时,如果恰好处于深睡眠阶段,各种鸡飞狗跳,还不肯起床,嗯,你懂的。

最后睡的时间合不合适。

人类大脑有相应的激素调节昼夜节律。如图,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让我们睡得更好。

昼夜节律图

相信大家都熬过夜,同样都是睡8小时,晚上11点睡到第二天7点起,和晚上2点睡到第二天10点起,以及早上6点睡下午2点起,醒来后的感觉是不同的。

所以睡眠还要看昼夜节律,别轻易让自己倒时差。

综上,想要睡得好,首先要了解自己适合的睡眠时长,现在基本的手机app或者手环都可以记录睡眠时长。其次睡眠质量要好,睡眠时间要合适,用起床时间倒推入睡时间,尽量让自己在浅睡眠阶段醒来。

祝大家都有个好睡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3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日益成为一项公共健康问题,而此次有专家指出8小时睡眠论的错误,引发了广泛讨论。那么,睡眠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如何改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又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让我们一起探讨。

一、睡眠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以前众所周知,“8小时睡眠论”被认为是最具科学性的睡眠时间标准,但实际上,人们的睡眠质量与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必然联系。睡眠8小时只是一个伪命题。我们的睡眠是按照睡眠周期来计算的,一个睡眠周期为90-120分钟,所谓的8小时睡眠论就是按照4-5个睡眠周期来算的。如果按照睡眠周期来算,你的睡眠6小时也行,睡眠10个小时也行,这都是因人而异的。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日睡眠平均在6~7.25小时的人平均寿命最长。美国睡眠基金会根据调查数据,发表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所需的最佳睡眠时间。

1~2岁:11~14小时

3~5岁:10~13小时

6~13岁:9~11小时

14~17岁:8~10小时

18~65岁:7~9小时

65岁以上:7~8小时

另外,一般来说,人们在睡眠时会经历多个睡眠阶段,包括浅睡眠、深睡眠、快速眼动睡眠等。这些阶段有着不同的身体和心理反应,对睡眠的质量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只延长睡眠时间并不能保证睡眠质量的提高,却可能会导致反效果。

保持在相应年龄段内推荐的睡眠时间段内醒来,且醒来后精神状态不错,说明这个睡眠时间是适合自己的,继续保持即可。

二、健康的睡眠是怎样的?

1. 是否能快速入睡

能够快速入睡是睡眠状态好的表现,比如躺在床上不到一分钟就进入梦乡,又或者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很快睡着。

2. 是否经常做梦惊醒

有些人在睡觉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做梦而惊醒,再想入睡就很困难,这种情况意味睡眠质量不好,多发生于老年人身上。

3. 是否愿意赖床

很多人有赖床的习惯,早上醒来不愿意起床,想在床上多赖一会,总是感觉没有睡饱,这意味着睡眠质量不高,可能是因为在夜晚没有得到好的休息,所以才不愿意起床。而那些醒来之后感觉全身轻松、能够快速起床的人,睡眠质量都很高。

4. 是否容易被吵醒

通常睡眠质量高的人,都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几乎属于无意识的状态,即便是外界环境很乱,也不容易被吵醒。而那些睡眠质量差的人,外面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容易察觉。

5. 是否有良好的工作效率

睡眠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如果在第二天,感觉在工作的时候非常精神,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没有困意,则证明睡眠质量很好。反之,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昏昏沉沉,则证明睡眠质量差。

睡眠对于健康而言非常重要,但不建议盲目要求自己睡够8小时,是否睡眠充足主要是看自身的身体反馈。睡眠质量与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才能保证更好的睡眠效果。

第2个回答  2023-03-23

随便打开一篇有关于睡眠时间的所谓科普、养生内容,你会发现许多内容都千篇一律的过分强调了8小时的睡眠时间论。

  也正因如此,我们已经形成了独特、属于中国人的固有睡眠思想,认为只有必须睡够8小时,才符合人体的睡眠需求。

  其实,所谓的睡眠时间指的是人和动物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意识是自然的、通常为有规律的暂时中止。在睡眠期间,体力可以得到有效恢复,各个器官都能充分休息。

  而睡眠时间分为尖端和联系睡眠,一般生活中所指的睡眠时间,指的是一天内总的睡眠时间,也就是所有睡眠状态的时间总和。但是,我们日常强调的睡眠时间,其实就是夜间睡眠。

  人在睡眠过程中,看似全程都是入睡的状态,但实际上人有睡眠周期,它是睡眠存在的一个生物节律,其包括了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两个阶段,二者交替一次为一个睡眠周期。睡眠周期在每一夜会出现4-5个,每个周期大约是90-110分钟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每日睡眠时间到底是多久,保持几个小时睡眠为最佳呢?

  首先,一个人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主要是靠年龄来决定的。人类经过无数年的进化和发展,体内已经形成了恒定的生物钟,也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但是,通常新生儿、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是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达到了14-16小时左右。之后,随着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就会形成生物钟。

  在成年之后,成年人每天的睡眠需求大约是7-9小时左右。但是,这也并非完全固定,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体力和脑力消耗、身体需求都不相同,所以具体需要睡眠时间的多与少也都不相同。7-9小时、6-8小时都仅仅只是一个数据范围而已。

  随着人年龄的不断增长,人需要的睡眠时间还会有所缩短。特别是超过了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体力活动减少、脑力劳动减少、身体各个器官衰老的情况下,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会大幅度缩短。从科学角度来看,5-7小时的睡眠,就足以满足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全天需求。

  这里需要强调的,睡眠时间并非是完全判断一个人睡眠是否良好的标准,大家还需要观察睡醒后的状态。

  如果在醒来之后,感觉头脑清醒、体态轻盈,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那即便是自己只睡了5个小时,也已经满足了身体需求。而相反的,如果感觉醒来后身心疲惫、浑身乏力,这就是睡眠质量较差的表现。

第3个回答  2023-04-01

每个人的睡眠需求和习惯是不同的。虽然有些人确实需要8小时的睡眠来感到精力充沛,但是也有很多人即使睡眠充足也会感到疲劳。

这可能是因为睡眠的质量不够好,比如存在睡眠障碍、在睡眠中受到了干扰等原因。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失眠、睡眠时动脉压力增高等等。当身体不能获得充分和深度的睡眠时,即使睡眠时间充足,身体也会感到疲惫不堪。

此外,身体的疲劳感也可能与睡眠周期有关。睡眠周期包括两种状态:快速眼动期(REM)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REM 是 在睡眠最深的时候出现的,这个时候人处于梦境状态,而NREM被认为是更深层次的睡眠时期。如果你在NREM期间醒来,即使已经睡了8小时,身体仍然会感到疲劳不堪。

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身体疲劳的根本原因,比如缺乏锻炼、过度工作、饮食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对身体疲劳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议大家不仅要关注睡眠时间,更要关注睡眠的质量。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锻炼、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规律,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提高睡眠质量,缓解身体的疲劳感。

第4个回答  2023-04-02

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睡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人们对于健康睡眠的认识和实践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什么样的睡眠才是健康的呢?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是衡量睡眠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相关研究,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才能维持身心健康。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都会导致多种问题的出现,如失眠、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等,影响身体健康。同时,合理的睡眠时间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

2.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是指人在睡眠中获得的休息和恢复的效果情况。睡眠质量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深度、睡眠时间占比等多个因素。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光线、噪声、温度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定时睡觉、养成睡前冥想的习惯等)、放松身心(如进行瑜伽、冥想等放松性活动)等。

3.睡眠规律

睡眠规律是指固定的睡眠时间和睡眠周期。人体有自然的生物钟,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可以使身体更好地适应生物钟的节律,进而提高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建议养成每天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尽量避免在节假日或周末改变睡眠时间,保持睡眠周期的稳定。此外,还应尽量避免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导致的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

总之,健康的睡眠应该是既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又具有高质量的睡眠效果,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实践,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更好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和机遇。

具体方案如下:

1. 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建议养成每天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并尽量避免在节假日或周末改变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的睡眠需求量为7-8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睡眠时间, 不一定要局限于8小时的标准。

2. 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建议保持睡眠环境的安静、温度适宜、通风良好,避免噪音和亮度刺激。

3. 睡前习惯:睡前的活动和习惯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建议睡前保持放松和安静,可以进行深呼吸、冥想、听轻音乐等放松活动,避免看手机和电脑等强烈光线刺激。

4. 饮食和运动:饮食和运动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建议避免在睡前大量饮食和饮酒,保持饮食清淡;适量运动可以促进睡眠质量,但也要注意运动时间不要过晚。

5. 睡眠监测:可以利用手机APP等工具进行睡眠监测,了解自己的睡眠质量和睡眠周期,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健康睡眠的关键。睡眠不仅关乎身体健康,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加以实践,让健康睡眠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