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道高一丈魔高一丈,那这一尺到底有多高?

如题所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正气。魔:邪气。原是道教告诫修行人警惕外界诱惑的话,意思是修行到一定阶段,就会有魔障干扰破坏而可能前功尽弃。后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遇到的障碍会更大。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语本《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账。”清 谭嗣同《仁学》四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进愈阻,永无止息。”


古代一丈等于十尺,一尺一般为0.15-0.32米,古代各个朝代丈和尺的长度定义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0.15米,按这一尺度,一丈为1.5厘米,一寸为1.5厘米。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因此《孟子·告子下》里提到周文王和商汤的身高“文王十尺,汤九尺”。

西周一尺有0.17米,一丈为1.7米。

秦朝一尺有0.2米,一丈为2米。

东汉一尺有0.23米,一丈为2.3米。这时候开始出现了“七尺男儿”的说法。

南北朝时一尺在0.23米到0.3米之间。

唐代,一尺合0.31米,一丈为3.1米。

宋元时,一尺合今0.32米,一丈为3.2米。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0.32米,一丈为3.2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8
古时;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仗,按公尺计算,一尺=与33·33厘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