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立秋后,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农村老人说“立秋后,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的意思是立秋后,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寒蝉也开始鸣叫。

所谓三候是每个节气都有的,每5天就是一侯,三候就是15天,刚好一个节气的天数,并且候与候之间的日期是顺延的。

立秋一候凉风至说明立秋之后的风已经有丝凉意了,特别是傍晚的风更是秋意渐浓。立秋二候白露生说明这个时候,天气是越来越凉了,在清晨的时候,因为昼夜温差大,早晨会有白色的雾气产生了,雾气腾腾的感觉。

立秋三候寒蝉鸣表示这个时候有蝉鸣,但是这个不是夏蝉鸣,夏蝉鸣是因为天气热,越热鸣叫越强烈。而这里说的寒蝉是秋蝉,这种秋蝉鸣叫是因为天阴凉而叫。

扩展资料

立秋的气候特点: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

“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6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第2个回答  2020-08-10
且听我解释:
首先需要搞清楚“候”,古人把五天称为“一候”,至今还是气象学专有名词沿用至今。所谓“三候”也就是十五天。
“一候凉风至”意思是立秋后的五天里凉风袭来,人们逐渐远离夏天的燥热;
“二候白露生”意思是紧接着第二个五天里会伴有露水的出现,需要说明的是以前气温是要比现在低很多,由于目前人类大规模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逐年增高;
“三候寒蝉鸣”意思是立秋第十天以后寒蝉会开始鸣叫,寒蝉是蝉类昆虫的一种,天冷时才会鸣叫。
希望能帮到大家,多多弘扬我们传统文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12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七月节,暑去凉来,晨起白露。一叶知秋,寒蝉凄切。霜月一轮,流萤几点。荷花残,莲子生,青山点朱,阡陌留香。旧友来访,小儿买酒,西瓜就毛豆,电视雪花霜。待夜凉、人散,灯火阑珊处,明月如霜,佳音如梦。万重青山秋生起,一镰勾月入江中。



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秋风起,胃口开,又想补偿夏天的损失,便有了“贴秋膘”一说。也就是说体重减少才有资格贴秋膘,否则也当祛湿养脾胃,千万别吃撑。立秋当天要吃西瓜意为啃秋,表示炎夏结束,西瓜吃到立秋后十日止,再吃秋瓜就坏肚了。

第4个回答  2019-09-11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