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经常吃鱼有什么好处?

.

第1个回答  2010-08-07
鱼类具丰富营养价值

鱼类的蛋白质含量约15~24%,所以鱼肉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而且这些蛋白质吸收率很高,约有87~98%都会被人体吸收。鱼类的脂肪含量比畜肉少很多,而且鱼类含有很特别的ω-3系列脂肪酸,例如EPA(Ecosap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及DHA(Decosahexanoid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

此外,鱼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D,特别是鱼的肝脏含量最多。鱼类也含有水溶性的维生素B6、B12、烟碱酸及生物素。鱼类还含有矿物质,最值得一提的是丁香鱼或沙丁鱼等,若带骨一起吃,是很好的钙质来源;海水鱼则含有丰富的碘;其它如磷、铜、镁、钾、铁等,也都可以在吃鱼时摄取到。

DHA是促进脑力的关键元素

为什么常听说吃鱼会变聪明?其实是有科学根据的。鱼类所含的DHA,它们在人体内主要是存在脑部、视网膜和神经中。DHA可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婴儿尤其需要此种养份,促进视力健全发展;DHA也对人脑发育及智能发展有极大的助益,亦是神经系统成长不可或缺的养份。

一般海产食物多含有DHA,但深海的鱼类如:鲑鱼、鲭鱼、沙丁鱼、秋刀鱼、土魠鱼富含最多,尤其是在鱼眼球附近的脂肪组织。鳕鱼、虱目鱼、乌鱼的油脂含量虽高,但ω-3系列脂肪酸含量并不是很高;鲔鱼、黄鱼、鲈鱼、白带鱼的ω-3系列脂肪酸含量则更低。

DHA对于胎儿及婴幼儿快速发展的脑部发育更是非常重要。婴幼儿无法自己制造足够脑细胞与神经发育所需的DHA,他们的DHA须由母乳或是婴儿配方获得。母乳中DHA含量丰富,喂哺母乳的婴儿,在视觉发展及智能认知发育方面,都比喂食婴儿配方奶粉的婴儿好,以母乳喂食婴儿的时间越长,婴儿的智商也愈高,长大后的学业表现也较优异,所以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

但若母亲未于怀孕或是授乳期间补充足够的富含DHA之食物,体内就无法含有足够的DHA,婴幼儿的体内DHA浓度可能会不足。所以怀孕及授乳的妇女应该多摄取深海鱼类,以提高怀孕期间体内的DHA量,或经由哺乳传递给婴儿,如果不方便或不喜欢吃鱼,恐怕得考虑服用胶囊状的DHA补充剂。在母亲无法或停止喂哺母乳时,则宜由婴幼儿饮食中添加DHA,例如选择添加DHA的配方奶粉,或多用鱼肉制作副食品,但部份婴儿配方奶粉中并未添加DHA,选购时应留意标示。

罹患老人痴呆症的人,血液中DHA的含量平均比正常人少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常吃鱼的人脑筋较不易退化,甚至可以改善阿兹海默症的症状。即使是一般健康的人,缺乏DHA也会造成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降低。

医学证实常吃鱼好处多

鱼肉富含的蛋白质,可以帮助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生病或身体有伤口的时候,也可以帮助复原及愈合。而且鱼肉的蛋白质,肌纤维构造比较短、结缔组织也比较少,所以鱼肉吃起来较其它畜肉细致嫩滑,也较容易消化,非常适合幼儿及老人家食用。鱼类所含的脂肪比畜肉少,所以热量较畜肉低。

医学研究发现,爱斯基摩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很低,原来是因为他们的饮食中有大量富含EPA及DHA的海鱼类;在日本地区的调查,也发现沿海渔村的居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较内地农民低。鱼肉中之EPA及DHA这两种特别的ω-3系列脂肪酸,可降低血脂质,特别是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且会使血小板比较不会凝集,而有预防血栓形成引起之心脏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功效,可以保护心脏。

芬兰地区的研究发现,一周吃不到一次鱼的人,罹患轻微忧郁症的比例,比常吃鱼的人高,因为鱼肉中之EPA及DHA可以消除忧虑,预防精神分裂症。总之,吃鱼可以让人更健康聪明。

我的资料来自另一位网友.....抄袭之罪.敬请原谅
第2个回答  2010-08-07
多食鱼可令你聪明、健康与长寿

现代医学和营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多食鱼可令你聪明、健康与长寿,在海鱼的肝油和体油中含有非常宝贵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陆地上的动植物所不具有的。这种名叫DHA的成分,是大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说从胎儿起,经过婴幼儿以至青少年时期,在整个人的生命活动过程,DHA对人的聪明智慧和记忆力思考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推动力。

鱼类中含有丰富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有良好的作用。 鱼油中的\'DHA与EPA" 只存在于海产的鱼类和贝类之中,在陆地上的动物植物界迄今尚未找到它俩的芳踪。至于淡水鱼类体中所含多是16或18个碳的不饱和脂肪酸,两者相比,后者自然不免就相形见绌了。在海洋鱼类中,沙丁鱼、鲭鱼、鲐鱼、秋刀鱼、(shen〖鱼参〗)鱼、鲑鱼等的鱼油中均是DHA与EPA的丰富来源,也就是说能常食这些鱼是对健康更为有益的。另外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南极磷虾,其体内所含的EPA更是首屈一指的。

已经证实,DHA是人的大脑脂肪中的主要成分,是大脑营养所不可缺少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它对于脑细胞,特别是脑的神经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有重大作用。当缺乏DHA时,脑细胞膜的形成会出现故障,并可能引起脑细胞的死亡。脑细胞突触的延伸和新突触的长出,也可能因DHA缺乏而受阻,脑细胞的网状组织会被破坏,信息不能顺利传递,对人的智力、记忆、思维能力等一系列活动也难以正常进行。

此外,最近还有关于对老年人,要注意提供富含DHA的鱼类食物或服用鱼油制剂(请注意,此处所指并非通常所用含维生素A、D的鱼肝油制剂),有助于对老年性痴呆症的防治。

EPA降血脂的优异作用是已被肯定的,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且可减少胆固醇及其酯在动脉壁上的沉积。我国生产的浓鱼油降脂丸(含EPA及DHA70%以上),不仅对高脂血症患者有良好降脂功效,对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延缓血栓形成也作用显著。这是由于EPA可竞争性的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及干扰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血小板活性降低。

含DHA和EPA的鱼油制剂,国外还有报告可用于治疗哮喘、银屑并高血压、减轻关节压痛、辅助治疗偏头痛等,均收到一定效果。另外有人将鱼油与月见草油制成复方制剂,对降脂降压减肥收效更佳,故被认为可能成为有益于老年健康的抗衰老药剂。

为此,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有意识的多进食海洋鱼类,中、老年人还可结合本身的健康情况适量服用含DHA和EPA的鱼油制剂,是有利于健康与长寿的
第3个回答  2010-08-07
1.一周食用3到4次鱼可预防多种疾病(中风、心脏病等),而且鱼吃起来不但美味还能使人充满饱腹感。鱼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
2.吃鱼能帮助处于人生第三阶段的您抵制衰老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并延缓身体衰老。
3.吃鱼能够令女人拥有美丽而富有弹性的肌肤、良好的精神状态,并随时焕发光彩,尤其是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更需要摄入鱼的营养。
4.吃鱼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每周至少吃2到3次鱼,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包括促进眼睛和大脑发育
5.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多吃鱼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与此同时,芬兰库奥皮奥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经常吃鱼可以降低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一项名为《新加坡华人健康状况研究》的报告称,女性每天进食至少40克鱼肉可以将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四分之一,研究人员是在对新加坡的6万名广东裔和福建裔居民进行了长达10年以上的跟踪调查后,得出这一结论的。
6.在过去5年里,芬兰库奥皮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400余名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或曾患过心肌梗塞等多种心脏病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在这些心脏病患者中,平时吃鱼的人死亡率比从不吃鱼的人低63%
7.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应用生物科学部教授荒井综一教授通过长期研究认为,鱼骨里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微量元素,经常吃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对于处在生长期的青少年和骨骼开始衰老的中老年人都非常有益。而且,经过适当软化处理的鱼骨,营养成分都成为水溶性物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多吃鱼骨对身体有益无害。
第4个回答  2010-08-07
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美味可口。古人有“鱼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鱼,百味无味”之说。老祖宗造字,就将“鲜”字归于“鱼”部,而不入“肉”部,将鱼当作“鲜”的极品,因此,鱼历来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鱼不但味道鲜美,还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保健食品)功能。
一、吃鱼抗忧郁
科学家指出,美国有5%的人群患有较严重的精神忧郁症,而日本人患有较严重精神忧郁症的仅为0.1%,是美国人的1/50。研究表明,上述差异跟两国不同的饮食习惯中食鱼多少有关。研究发现,鱼体内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与人体大脑中的“开心激素”有关。它有缓解精神紧张、平衡情绪等作用。不吃鱼或少吃鱼的人,“开心激素”水平往往较低,美国人不常吃鱼,因而患忧郁症的人就多。
二、吃鱼防哮喘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因而长期以来,许多人把吃鱼视为引发哮喘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一直忌讳吃鱼。但有关专家新近研究发现,经常吃些新鲜的鱼,不但对哮喘病人无害,而且有益于预防哮喘病的发作。为什么吃鲜鱼能减少哮喘病的发作呢?因为新鲜鱼肉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阻止或减少人体内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哮喘病的发作正是与炎症介质的释放密切相关的。此外,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一定的减轻气管炎症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预防哮喘病的发生、复发或减轻哮喘病的症状程度。
三、吃鱼少痴呆
加拿大科学家通过对患有老年(老年食品)痴呆症患者和健康老人的研究发现,健康老人血液中DHA脂肪酸的成分远高于痴呆症的老人,表现有痴呆症状者的血液中DHA的含量平均比健康(健康食品)老人少30%~40%。科学家认为,DHA是大脑细胞活动和保持活力必需的营养物质,它有助于改善神经的信息传递、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因此,老年人多吃鱼,可减少痴呆症的发生。
四、吃鱼防中风
科学家通过比较发现,同是经济发达国家,日本患中风的人大大低于欧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原因在于日本人食用鱼较多。多吃鱼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饮食中的蛋白质、含硫氨基酸(氨基酸食品)的成分越高,则高血压的发病率越低。鱼类蛋白质(蛋白质食品)含有丰富的蛋氨基酸和牛磺酸,都是含硫氨基酸,它能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使尿钠排出量增加,从而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降低高血压(血压食品)的发病率。专家建议,中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服三四克鱼油。
五、吃鱼防衰老
德国历史上有位很出名的宰相叫俾斯麦,他长年暴饮暴食,又过量吸烟,在他68岁时,身体已衰弱不堪,满脸的皱纹,眼珠混浊无光,好像死神在向他招手。可是后来他听了医生的话,每天食用鲱鱼,不久,奇迹出现了:他皮肤红润、眼睛(眼睛食品)明亮、精神饱满,一直健康地活到83岁。
研究表明,鲱鱼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锌、硒、钙(钙食品)等矿物质,更重要的是有着大量的核酸。核酸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核酸。俾斯麦常吃鲱鱼,使他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并延缓了他的衰老期,确是明智之举。专家指出,多吃鲱鱼、沙丁鱼、鲑鱼、小虾、牡蛎等鱼类,可延缓人体衰老。
第5个回答  2010-08-17
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能,还可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鲢鱼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能。鲤鱼与冬瓜、葱白煮汤服食,治肾炎水肿。大鲤鱼留鳞去肠杂煨熟分服之,治黄疸。用活鲤鱼、猪蹄煲汤服食治产妇少乳。鲤鱼与川贝末少许煮汤服用,治咳嗽气喘。
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能。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黑鱼: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益肾等功能。黑鱼与生姜红枣煮食对治疗肺结核有辅助作用。黑鱼与红糖炖服可治肾炎。产妇食清蒸黑鱼可催乳补血。
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 草鱼: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 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鳗鱼: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等功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