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包括哪些?

如题所述

溶血性贫血主要分为2大类。

第一类是由于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以先天性或遗传性为多见。

(1)红细胞膜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棘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酶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丙酮酸激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其他酶(如己糖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3)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如镰形细胞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S病、血红蛋白C病、血红蛋白D病、血红蛋白E病)、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海洋性贫血,包括纯合子β-海洋性贫血、血红蛋白H病。

(4)卟啉代谢异常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获得性红细胞内在缺陷主要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这不是先天遗传所致。临床上较为多见。

第二类是由于细胞外因素引发溶血机制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包括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温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病、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机械损伤的溶血性贫血,如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其他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贫血,如化学物品及药品所致溶血性贫血、感染所致溶血性贫血、生物毒素所致溶血性贫血、烧伤所致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少数病例可见红细胞内在缺陷与外来溶血因素同时存在,这时贫血将特别严重。比如,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或有不稳定血红蛋白的患者,平时可以无贫血现象,但在服用对正常人无影响的氧化剂药物后,便会突然发生急性溶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8
溶血性贫血,属于血液系统贫血性疾病。溶血主要指的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时,引起的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常见的溶血性贫血有: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第2个回答  2022-12-02
红细胞过早地被破坏可以发生在血管外或血管内。血管外溶血即红细胞被脾、肝中的巨噬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后破坏。血管内溶血是红细胞直接在血循环中破裂,红细胞的内容(血红蛋白(蛋白补充产品,蛋白补充资讯))直接被释放入血浆。
血管外溶血一般呈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温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管内溶血一般呈急性溶血,也可表现为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药物、理化、感染等因素所致之溶血性贫血。
以上解答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你
第3个回答  2021-04-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