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萨克斯器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题所述

一、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1、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营造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天生好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教师应该培养孩子们自由表达的能力与胆量,让他们大胆的“说起来”、“动起来”、“跳起来”。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愉快的迈进音乐的殿堂,营造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学习乐园,让孩子们不仅学到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春天举行音乐会》时,首先把学生带进春天的意境中,让学生感受“春天”体验“春天”的美,充分感受春天带来的暖意,带来的笑声,聆听大自然的音乐,用耳朵、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在课前把音乐教室提前布置了以“春”为主题的场景,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充分被这美丽的环境所吸引,在开课之前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春天的氛围,积极参与讨论春天的种种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聆听优美的歌声,在《春天举行音乐会》去发掘春天的美。经过前面的体验,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角色,歌曲唱得异常动听。
评析:这个环节使全体学生在充满兴趣而愉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所以创造宽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这是引导孩子喜欢音乐课、对音乐课感兴趣的环境基础。
2、抓住学生好奇心,创设感兴趣的音乐意境
我们都知道好奇心是儿童十分宝贵的内在素质,他们天生就有对动听、悦耳音响的好奇心,成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儿童来说很可能完全是新鲜的。我们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神态语言去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情景,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美感与兴趣,让他们自然的参与体验,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兴趣。
教学片段:在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学唱歌曲《动物园》教学中,为了达到上述效果,一位教师在课前精心绘制图片及播放多媒体课件,太阳、小鸟、美丽的大树和各种动物头饰,教师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以其生动而富于情感的语调,丰富的表情激发学生:“同学们,从我们学校开往森林王国的开心汽车马上就要出发了,”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美丽、神奇的大森林,许多动物在迎接他们,还有漂亮的蝴蝶姐姐翩翩起舞地飞出,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形象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的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效果。通过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都竖起了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去聆听和感受音乐所传递的美。
评析:通过这一教学片段,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被教师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溶入到音乐意境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音乐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引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授音乐知识对学生来说枯燥、难记、易忘。所以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尤其是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求知欲强的身心特点,在加深感情认识的基础上,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枯燥、抽象、难记、易忘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根据各种音乐知识的不同特点,编制一系列的小故事、顺口溜,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教学片段:在教授四分音符()时,一位老师这样讲解:在奇妙的音乐王国里,一个名字叫四分音符的小姑娘唱歌最好听,大家都夸她,于是她骄傲了,也瞧不起小伙伴,后来大家因为她的骄傲都不理她了,于是她一个人一拍一拍的唱着单调的音。小伙伴给她编了一段顺口流:“四分音符太骄傲,伙伴朋友全不要,光杆司令一个音,只唱一拍哈哈笑。”这样学生通过故事和顺口溜能容易的记住四分音符的形状是光杆司令,时值是一拍。再如:顿音记号可编顺口溜:“头戴三角帽,活泼又灵巧,唱得快而轻,短促又跳跃。”学生就可以记住顿音记号是在一个音符头上顶着一个三角,演唱时短而又跳跃。渐强:渐强像只小喇叭,嘴巴越张口越大。渐弱:渐弱喇叭倒着拿,声音越来越小了。
评析: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讲述,加上老师在黑板上简单的勾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入准确的音乐术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三、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中教师能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制约着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英国教育家皮斯博曾说:“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的教学方法。而如果想要让他们独立地思考,并赋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你就应当采取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富于活力与激情的音乐课堂中。
教学片段: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听乐曲,然后提问““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学生们各抒已见“节奏快”、“欢快”、“一会儿一个声音,一会儿好多声音”、“有趣”……,接着教师向他们讲述了玩具兵的故事,然后提问:“现在我们再听一听,乐曲中,当一种乐器在演奏时,你想到了什么?”这时有几个学生叫到“是一个玩具兵在走路”,“你能合着音乐表演给大家看看吗?” “接下来,再听这段音乐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大家争先恐后的说:“是几个玩具兵在走路”。教师继续说:“那大家注意没有,中间有一个很浑厚的声音,你想像这是什么呢?”这时只听见一个学生说:’这是一个又肥又胖的大胖子兵”。全班同学都笑了,不等教师提问,大家都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说:“乐曲热闹欢快的时候是他们在跳舞”、“音乐慢下来是他们在散 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再次聆听音乐,并在音乐中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纷纷模仿玩具兵的样子,哼着旋律摇晃脑袋,还有的在模仿演奏乐器的样子……
评析:此次教学中,教师不再采用欣赏课学生听老师讲的模式,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的探究学习。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开动脑筋去体会、理解乐曲要表现的东西,这样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欢快,在愉悦的情绪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四、改革评价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完一首新歌时,老师可以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来熟悉和巩固歌曲,小组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竞赛前老师要求学生要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演唱,并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担任评委相互评议。然后引导他们从歌曲的情感、音准、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还评出一位最佳评论员。这样,学生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不仅提高了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评价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音乐成绩的评定,大多数的老师都以一首歌或一个曲子来评定学生的音乐成绩,而这也必定要挫伤一些学生的积极性。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按教材内容选用唱、奏、跳等方式来进行表演,学生自己选出代表组成评委,分组进行比赛,在分组比赛后进行个人才艺表演。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对音乐考试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考核过程中同学们十分投入,课堂既轻松活泼又井然有序,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