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可不可以自己繁育,怎么繁育!

如题所述

1. 泥鳅可以自行繁育,繁育过程相对简单。
2. 在春季,整理好鱼池,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然后注满新水。待池水中的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照雌雄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面积放置大约300克亲鱼。
3. 当池水温度上升至20℃左右时,应在池中放置由棕片、柳树根须或水草等制成的鱼巢。定期清洗鱼巢上的污泥,确保卵粒可以有效附着。
4. 泥鳅通常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时产卵,产卵过程大约需要20至30分钟。产卵时,亲鱼之间追逐激烈,雄鳅会缠绕雌鳅的前腹部完成受精过程。
5. 产卵后,应立即将带有卵粒的鱼巢移至孵化池,以防亲鱼吞食卵粒。同时,补充新的鱼巢供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使用。
6. 为了保护产卵池免受蛇、蛙、鼠等危害,应采取相应措施。
7. 人工繁育泥鳅时,使用的催产剂种类和剂量应根据每条雌鳅的体重来计算,雄鳅的剂量减半。注射部位为腹部线,胸鳍腹鳍之间,或背部肌肉注射。
8. 若采用人工授精,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应分池暂养,待卵粒流出后进行人工授精,然后将卵粒放置于鱼巢上,再转入孵化池。
9. 泥鳅的受精卵在20℃至30℃的水温范围内能够正常孵化,一般两天左右可孵出鳅苗。孵化时应使用小容器静水,并勤换水。
10. 刚孵出的鳅苗需要附着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以卵黄为营养。一般而言,孵化的鳅苗应留在原池培育,水深保持在20至30厘米,密度以每平方米500至1500尾为宜。
11. 鳅苗孵出三天后开始摄食,此时应投喂煮熟并研磨的蛋黄或鱼粉悬浮液。两天至三天后,改投喂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等。
12. 经过大约10天的培育,鱼苗长到1厘米时可以转入鱼种池中饲养。密度较低的鱼池,鱼苗可在池中继续培育,大约一个月后,鱼苗长到3厘米左右时再转入鱼种池。
13. 种池面积以30至50平方米为宜,放种前要清池消毒,并施基肥培育饵料生物。每平方米放种量大约30克(800至1000尾)。
14. 鱼种下池后半个月内,投喂粉末状的配合饲料,每天两次,投量为鱼种体重的3%至5%。夏季要注意水质变化,并勤换水。
15. 当鱼种长到10厘米左右,便进入成鱼饲养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